從最初的實業起家,到炒房暴富,再到跑路破產,溫州商人的命運一直跟中國經濟的脈搏緊密相連。大量購進溫州、上海甚至全國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不動產,樓市搶購,幾成癲狂,當年的溫州商人堪稱風光無限,其購房路線甚至被稱為中國樓價上漲的風向標。
這曾經是一場殘酷的資本游戲,“安全、可靠、升值快。” 溫州商人一度在這場資本的逐利中迷失自我,他們甚至認為,“開千人大廠利潤不及老婆1人炒房所賺的1/3”。事實上,隨著房地產稅收的提高和投資杠桿的失衡,住宅年投資回報率已在逐漸下降。
他們是勤勞厚實的溫州創業商人,在上世紀前十年,他們投身眼鏡、皮革、成衣等實業經濟打拼血汗江山,備受敬仰;在新世紀后十年,他們依仗著萬億的民間游資,炒房、炒煤、炒藝術品,最終欠下巨量的高利貸而遠遁他鄉,甚至自殺落幕。
日前,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與高和投資聯合發布《民間資本與房地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擔任上述課題研究組長之一的高和投資董事長蘇鑫稱,“如果說幾年前我們投了一二線城市的住宅,年投資回報率一般能達到15%,那么在房產調控后年回報率絕不會超過5% ”。
當溫州實業的回報率不斷被削弱,銀行利息頭顱依舊高昂,溫州的游資團只能轉道民間借貸。
隨著銀根不斷收緊和房地產調控的深入,“溫州太太炒房團”已跟風把目光投向了認為更值得投資的藍海房地產信托。而根據報告測算,溫州民間資本量如今已達到近5200億元,今后規模還將增長。
無論是炒房、炒股、炒煤、炒紅酒,炒文化產品、還是炒豪華郵輪,賺錢永遠是溫州商人的第一宗旨。自今年4月以來,溫州中小企業老板欠債“跑路”的消息不斷。由融資等問題引發的中小企業倒閉潮讓整個民間借貸體系的防線分崩離析。
然而,仍未能讓人反思的是,巨額的民間借貸危機仍在漸漸發酵。這些聰明的溫州商人,一定想不到,這竟是“一場游戲一場夢”,從個體經濟中的明星企業,到淪為今日被民間資金所秒殺”的逃兵,不過數十載光陰。
上一篇:鎮江市民不堪手機其擾 黃金周收187條售樓短信
下一篇:溫商高歌猛進民間借貸 一度造成房地產業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