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首創置業官方網站公布了9月的銷售業績數據。數據顯示,9月首創置業實現合約銷售額10.4億元,同比大降26%。記者注意到,這已是首創置業銷售額連續兩個月同比下滑。該公司8月實現簽約金額6億元,較2010年同期下降43.1%。而7月份,首創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15%。
9月業績同比下降26%
由于最近兩個月銷售不振,前三季度,首創置業實現簽約金額77.8億元,僅相當于150億元年度銷售目標的約52%。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0年前三季度,首創置業已完成當年年度銷售目標的73.4%。
與首創置業情況迥異的是,部分同行的業績仍然飄紅,如融創中國、花樣年等房企時下已順利完成年度銷售目標,中海、恒大、碧桂園、萬科、保利、綠地、遠洋等房企前9月銷售額已接近或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
在嚴厲的樓市調控之下,房地產企業的經營狀況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時下,有房企已完成年度銷售目標,也有部分企業的銷售業績明顯低于預期。前9月公司僅完成年度銷售目標的52%。記者調查發現,限購令對首創置業的業績影響較大,在其目前22個在售項目中,有21個處于限購城市,占比約為99.5%,僅有一個項目位于非限購城市。
對于業績不佳的原因,首創置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 記者采訪時將其總結為三點:首先,在“新國八條”及地方政府相關配套調控政策的作用下,整體樓市低迷,首創置業受影響較大;其次,首創置業的業務重心在調控重災區——京津兩地;最后,從推盤節奏來看,上半年首創置業的計劃推盤量不大,但下半年準備加大推盤量時,第三季度各地樓市卻持續僵持,致使不少樓盤未能如期推出,銷售量受到影響。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限購令擊中首創置業的“七寸”,因為從首創置業在售樓盤的分布來看,幾乎皆處于限購區。
在嚴厲的限購令之下,京津兩地的樓市急速降溫,并對首創置業的業績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以北京為例,目前首創置業共有6個在售項目,占總在售項目數量的近三成。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前9月,北京樓市由于限購令的打擊,成交量同比下降17.91%。
僅1個項目處于非限購區
有統計數據顯示,由于限購令的影響,北京等10個限購城市10月初的庫存高達519845套,同3月份405672套庫存量相比,增加了近三成。如果每套房以150萬元的價格計算,積壓庫存量的市值高達約1710億元。以京津地區為業務大本營的首創置業,公司對京津兩地的業務依賴度過高,從目前在售的樓盤量來看,京津地區占比為50%。
記者進一步調查后發現,目前首創置業在上述9個城市中共有22個在售項目,其中11個項目位于限購令重災區——京津兩地,另有10個項目位于西安、成都等5個限購城市,僅太湖項目位于還沒有出臺限購令的湖州。由此計算,在售項目處于限購城市的比重高達95.5%。
記者對首創置業官方網站“項目展示”欄的相關信息統計后發現,當前,其在售樓盤分布于北京、天津、沈陽、西安、成都、重慶、無錫、佛山及湖州等9個城市,其中8個城市已實施限購,只有湖州屬于非限購城市。據悉,為沖擊銷售目標,首創置業計劃第四季度在北京、天津、沈陽、佛山、鎮江、湖州等地推出約60萬平方米的項目。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即使第四季度成功推出約60萬平方米的項目,但這些項目處于北京、天津、沈陽、佛山等限購城市,只有鎮江與湖州為非限購城市。然而,首創置業在這兩個城市的項目數和城市容量是有限的,這兩個城市恐難以勝任扛起首創置業沖刺業績的重任。
對于銷售壓力,上述負責人表示,在接下的第四季度,公司將調整推盤城市布局,加大京津之外區域的推盤力度。第四季度,55%的推盤量將位于限購標準相對寬松的城市,而前9月,65%的推盤量位于限購較嚴的城市。
雖然前9月只完成了年度銷售目標的近52%,但這位負責人強調,公司目前還沒有調整今年150億元銷售目標的計劃,將力爭實現該目標,且在接下來的第四季度,公司也沒有大幅調整價格的計劃。排除了“以價換量”的方法,首創置業選擇“以量沖量”的方式對年度銷售目標作最后的沖刺。
上一篇:“遙控所長”數十年如一日倒貼錢保房管局官帽
下一篇:溫州投資客斷臂求生 上海市場拋樓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