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政策日益緊縮,房地產開發商貸款難度大增,房企資金鏈日趨緊張。
9月11日,央行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7039億元,環比增加1638億元,同比也多增1555億元,而此前市場預計在6000億元左右。這一數據遠超當前市場預期。事實上,在貨幣緊縮和行業調控雙重擠壓下,房企依舊難逃自救圖存與融資模式突破的雙線戰場,而較高成本和監管,使得房地產融資創新越發嚴峻。
信貸閘門并沒放松年初到現在,新增信貸數據大幅波動,好比“過山車”一樣快速地忽上忽下。從各方數據看來,8月信貸增加的形勢在好轉,中長期貸款尤為突出,8月新增1657億元,環比增加477億元,而這也是2011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表明當前隨著房地產市場復蘇進程的加快,銀行加大房貸投放及居民貸款購房的熱情都在提高。8月份新增貸款的增加并不意味著貸款政策有望好轉。貸款回升僅屬于個別大型地產項目的投資拉動,眾多中小型房企普遍還處于融資平臺較糟的財務狀況,這一大趨勢不會改變;其次,在當前持續調控環境下,央行并沒有放松信貸閘門的信息放出,從8月信貸結構看,開發貸款有增長,但占比仍未出現大幅提高,從長遠看貸款增加只是個別的短期現象。雖然8月新增貸款提高,但相比全年總體貸款額度本來就較少,再加上該行對開發商貸款按照上限比例進行嚴格控制,給予開發商的貸款額度就更少了。事實上,從下半年起,“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就開始對一些房企的不良率開始了一輪嚴格調查,凡不符合規定的房地產公司統統不予放貸。
開發商面臨資金壓力,銀行日益緊縮的貸款政策再一次考驗了他們的資金實力。一位成都本土知名房地產公司總經理這樣描述同行的境遇:每天就像陀螺一樣忙個不停。趕場似地奔波在各大銀行之間,運氣好貸款少起碼有,運氣差就得去其他地方再試試。照這樣的行情發展下去,隨時都有捉襟見肘的時候。
調控從緊之下,房企融資渠道收縮,資金鏈日趨緊張,對于中小房企來說更是如此。日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及相關機構共同發布的《2012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顯示,目前近70%的房地產上市公司經營現金流為負值,七成房企資金“入不敷出”,報告由此認為整個行業的資金運行不容樂觀。尋找融資渠道成了當下公司迫在眉睫的問題。隨著政策持續性越來越長,貸款政策的收縮越來越緊,對于當下開發商特別是開發周期長的中小房企而言,資金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雖然當前房企資金問題還不明顯,但相對于去年,今年地產項目開發節奏已經放緩,規模也在縮小。在銀行信貸和銷售回款受阻的大環境下,很可能會給原本資金鏈緊張的房地產商帶來較大的殺傷力。忍痛“割肉”生存為王由于當下遭遇的樓市困境,不少中小房企不得不通過轉讓部分股權甚至拋售資產獲得生存機會。處于掛牌轉讓期限內的項目,涉及融資的達100多起,其中房地產行業項目達16起,數量位列第一。雖然中小房企因為債務關系或信貸趨緊等樓市調控,不得不轉讓旗下項目,但即使因為資金緊張而“割肉求生”,公司同樣能取得不錯收益。另外,在項目開發中途加入其他房地產公司合作,是目前樓市比較常用的做法。通過與大品牌地產公司合作,中小開發商獲得的品牌溢價收益可以達到10%-20%,而且合作開發還能省下營銷、人力、財務等多方面的成本。
上一篇:房產政策繼續強化 樓市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上漲
下一篇:9月“再創新高”可能性不大 二手住宅均價上漲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