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山西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專題詢問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
9月28日,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保障房建設,省住建廳等部門負責人表示,在兩個多小時的專題詢問中,10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從政策設計到建設進度,從資金保障到分配管理,從分配方式到運營管理使用,把社會關于保障房的疑問一一擺到桌面。
省住建廳等6部門的8位負責人,直面熱點,一一回應。
【焦點一】
低價保障房能否高質量施工?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薛風海:保障性住房的價錢是最低的,但它的質量不應該是低的,我想問問我省如何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的質量?在保障工程質量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果百姓入住后出現質量問題等,可以通過哪些渠道反映?
省住建廳廳長李俊明:保障性住房的質量是生命線工程,它是由政府組織完成的,不同于市場上的房地產開發行為,這一點,全省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在認識上是高度重視的。
我認為,質量是干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省住建部門在對保障房建設中,從項目招投標、施工圖審查、勘察、設計、監理等環節,都嚴格執行程序,嚴格要求按標準高質量施工。
工程質量是管出來的。今年8月,省住建廳成立了11個檢查組,對全省1040個保障房項目進行了拉網式質量大檢查,對于發現的隱患,糾正率達到了90%.對此,省住建廳發出嚴格規定,凡施工單位在保障房建設中出現質量問題,一律清出房地產建設市場。
另外,今年省住建廳制定出了《山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設技術導則》,從項目選址、房型設計、質量要求等均進行了規范。對于百姓入住后發現房屋有質量問題等,投訴渠道與商品房是一樣的,全省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保證受理渠道暢通。
【焦點二】
位置偏僻公共服務何時配套?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成繼東:我發現我省保障性住房的選址、位置都較偏遠,住保障房的百姓都是低收入家庭,住在交通不便、配套設施不到位的地方,無形之中也讓他們增加了生活成本。公共服務等相關設施何時能配套?
省住建廳副廳長郭燕平:我省部分保障房選址較偏及配套設施相對滯后等問題確實存在,為解決這些現實問題,下一步,我省將把已在較偏僻地段開工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同步配套建設水、電、暖、氣等相關市政設施,及教育、衛生、文化、交通等公共服務設施,方便入住群眾的生活需要。同時,把新建項目盡量選址在配套基礎設施齊全、交通便利的地段。
這一內容的相關要求將于近期下發執行,以保障低收入家庭所住的保障房可享受與商品房同質的服務。
【焦點三】
保障房分配能否實現應保盡保?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陳隆宇:我了解到這么一件真實的事,一個年齡較大的貧困戶,為申請保障房歷時兩年多,但一直沒申請上,直到他去世都沒住上保障房。我省保障性住房分配上,能否實現應保盡保?
省住建廳廳長李俊明:目前,我省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應保盡保未能全面解決,廉租房的保障面還不夠。
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共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項目138萬套,竣工103萬套,完成投資達1341億元,約300萬城鄉中低收入住房困難群眾和棚戶區居民的住房條件得到改善。
我省實行廉租房分配,是通過實物配租和貨幣化補貼兩種方式進行。但在實際分配中,由于多方面原因,貨幣化補貼分配的數量大于實物配租,從而導致廉租房的保障面覆蓋率還有欠缺。
下一步,省住建部門將完善保障房分配制度,堵塞政策漏洞;嚴厲打擊騙租騙購行為,加重處罰力度,加大騙租騙購者的違法成本,確保將有限的房源分配給真正需要保障的家庭。
此外,我省還將督促各市嚴格按規定渠道籌措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加快財政配套資金落實,加大融資力度,支持工礦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鼓勵民營資本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確保資金落實和按計劃完成任務。
上一篇:上海修訂經適房供應標準 放寬經適房申請標準
下一篇:前三季京房屋租金累計漲幅8.8% 3年來同期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