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國家財政部發布2012年前三季度稅收收入情況分析報告指出,2012年1-9月,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77410.08億元,同比增長8.6%。與房地產相關的稅收收入增速大幅回落。1-9月契稅、房地產營業稅同比分別下降3.6%和0.2%,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別回落28.6和20.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各地正在加快推廣存量房交易稅費監管,通過建立健全房屋交易價格申報質量評估機制,以有效堵塞納稅人通過簽訂“陰陽合同”等方式產生的稅收漏洞。
所謂的“陰陽合同”,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稱,在二手房交易市場中,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二手房交易時,不少人會簽訂一個遠低于實際交易價格的合同,以規避稅費,而在另一份合同當中則約定雙方的實際成交價格。”
各地存量房交易評估核價系統上線后,即納稅人申報的交易價格符合客觀實際時,按納稅人申報的交易價格征稅;納稅人申報的交易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則按存量房交易評估值征稅。
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部署,各地稅務部門于2009年下半年開始進行存量房評估試點工作,2011年7月1日前完成試點,2012年7月1日前實現全面推廣。2012年7月1日后,存量房評估工作將進入持續運行階段。
一位商業地產開發商負責人在2012第七屆中國商業地產年會上表示,目前稅務部門對于涉及房地產的征稅監管很嚴格,這讓房產投資歸于理性,讓投資性資金進入商業地產,而非住宅,進而會炒高房價,影響民生。
據《2012商業地產白皮書》數據顯示,2012年1-9月北京商業地產(寫字樓、商鋪)總計成交面積達164萬平方米,成交總額超364億遠,同比量價齊升。同時,據統計,有42%的傳統住宅投資者有計劃轉投商業地產,商業地產的投資熱度可見一斑。
北京大岳咨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表示,嚴控房產類項目征稅,不僅有利于堵塞漏洞,更有利于房地產調控調節。
“在土地出讓收入日益萎縮之下,存量房交易稅費也是地方政府發展教育、基建提供穩定、可持續的收入來源。”張大偉如是介紹。
以北京為例,去年年底,北京就開始運用房地產估價等技術加強房屋交易稅收征管,截止到今年7月,北京市住建委相關人士稱,存量房交易相關稅收增加1.7億元。
不過,該系統的推廣準備需要統計房屋地段、面積、產權等各項與評估有關的數據信息,評估存量房價格,為正在推進的房產稅改革,以及住房保有環節征稅等問題提供數據及技術支持。
此前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就下發《關于開展應用房地產評稅技術核定交易環節計稅價格工作的通知》亦強調,各地“數據信息庫應考慮今后房地產稅制改革的需要。”
上一篇:“銀十”北京市經營性土地收入或將為零
下一篇:央行數據顯示樓市回暖 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