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和重慶開始房產稅試點之后,人們都在關心,房產稅什么時候推廣到全國。今天,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了一個報告,名叫《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2/2013--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住房保障》,給房產稅征收方式提出了一個引人矚目的建議。
這個建議是,對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用房超過40平方米的部分征收房產稅,無論是什么產權性質,都應該按評估價格,征收稅率比較高的保有環節房產稅,而且征稅范圍應該覆蓋 新上市的商品房和現有存量房。這份報告公布后,立刻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在一項有2200多人參與的網上調查中,有接近6成的參與者反對人均超過40平米的部分征收房產稅,不過,支持的人也接近40%。在參與調查的人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都認為,征收房產稅是解決房價問題的關鍵。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知名財經專欄作家葉檀認為,征收房產稅對于解決房價確實是能到效果。重慶、上海試點征收房產之所以沒有起到特別好的效果,是因為它的房產稅針對目標不一樣,重慶是對高檔房部分稅收,上海是存量房不征收,就是征收新增的那部分。而上海新購的住房這一塊并沒有那么多,重慶的高端住宅也有所下降。
社科院報告給出的建議里面,最受關注的就是40平方米的所謂“起征線”。現在上海的試點標準是人均60平方米,而全國人均居住面積是30多平方米。葉檀稱,報告里給出的40平米的標準是一刀切,但是還算合適。因為每個人住40平米的房子不能算小了。但是,從國際的經驗來看,不同地區根據地方財政的不同,房產稅的征收稅率是不一樣的,它的標準也不一樣。如果這40平米福利房怎么辦,當這些都加總進去之后,再來看40平米的標準,有可能在實行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難度。
40平方米以上開征房產稅,不僅覆蓋新上市的商品房,還有現有的存量房。葉檀說,這從技術上來說是可行的。如果現在互聯網聯通,每一個家庭有多少住房,在房管部門或者是地方政府手里比較清楚。也就是說,每戶家庭有一套住房就夠了,其他的住房都是投資性住房,這些住房拿來征收的話,可以抑制投資性的需求。
另外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小產權房,他和全產權房很多地方都不一樣。社科院的報告當中建議,全產權房和小產權房也要按照統一的標準征收。但葉檀說,這個難度比較大。首先這取決于我們怎么看待小產權房,如果說你向小產權房征收房產稅,也就意味著政府認可了小產權房的合法性,那以后是不是可以大規模的建小產權房,土地溢價這一塊到底應該由誰來享用。如果說你不征收小產權房,也就是說小產權房這一塊必須抑制,大家都要出同樣的價格,這樣才能比較公平。如果小產權房征收的話,很多人都不會去買商品房了,大家弄一塊地,然后來建小產權房就行了,房地產市場就亂套了。
上一篇:杭州樓市:開發商抓住“歲末行情”回籠資金
下一篇:京城樓市迎暖冬 目前成交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