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房企披露的業績顯示,以萬科、保利、招商地產為代表的龍頭房企已經率先接近或完成了全年的銷售目標。2012年收官在即,盡管經歷了幾年來最冷清的“金九銀十”,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成交量價雙雙走高,全年房地產或將在“暖冬”中畫上句號。
房企業績分化明顯
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萬科前10個月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035.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突破千億元,達到了110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95%和2.41%。如果加上11月和12月的推貨量,預計萬科今年銷售額有望超過去年。
中海地產前10月實現銷售額1006.8億港元,同比增長28.9%,提前完成全年1000億港元的銷售目標。
保利地產今年也收獲豐厚,保利前10月實現簽約銷售金額833.29億元,同比增長32.91%,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800億元銷售目標。
而招商地產前9個月實現簽約銷售額247.08億元,也已經實現全年210億元的銷售目標。
不過,就在標桿房企高奏凱歌的同時,一些中小房企賣地求存的情況也屢屢出現。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大品牌房企可以通過“以價換量”快速回籠資金,而中小房企在儲地有限、項目有限的狀態下,壓力則愈加明顯。
開發商對未來仍保持謹慎
盡管調控政策在2012年依舊嚴厲,在年中市場出現反彈之時,調控的力度甚至出現了更嚴的趨勢,但年末成交和房價的“穩中有升”依然讓低調的樓市展露出復蘇的態勢。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樓市整體價格繼續微漲已經成為定論,在土地價格及溢價率都明顯上漲的情況下,開發商的定價也會水漲船高。不過,鑒于調控政策的穩定存在和仍處高位的市場庫存,樓市反彈的空間并不大。
“雖然各城市的住宅銷量,同比均呈現明顯的回暖跡象,但由于存量仍在高位,庫存消化速度有限,房企的拿地規模和開工速度并未出現同比例的提升。”張大偉認為,這反映出開發商在目前的經濟和政策環境下,對未來市場走勢的判斷仍保持了相對謹慎的態度。
上一篇:近日各地高價地頻出 亦難掩整體交易低迷
下一篇:德州待售房屋增速過快 開發商拿地熱情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