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水榭春天三期1300套開盤,起價1萬9,均價2萬1。從現場發回的照片來看,現場人山人海,超過了開發商及政府的預期:“4000人擠爆現場搶樓,成交金額高達20億,創下深圳本年度開盤成交總額的最高紀錄!”
最近與幾位業內朋友交流,談到最近樓市這些投資現象時,他們認為,這群人中潛伏著大量“炒家”,現在政府的不遺余力的“限價”,最終促成了“炒家”周末的美酒與晚餐。為什么會有這樣觀點呢?眾所周知,CPI一直堅挺,國家統計局公布經濟數據,5月份CPI同比上漲5.5%,創34個月來新高。
而合正集團在香格里拉舉辦的“巽寮灣國際灣區發布會暨私人度假生活方式啟動儀式”,現場至少600人,一個產品介紹活動,竟使一個五星級酒店車滿為患。這完全不像某些專家和官員判斷的“‘限購’使樓市風云密布”,反而更像處江湖之遠的一群投資思想分享的盛宴。
目前看來,“限價”解決了少數“炒家”市內的投資需求(買不起的總是買不起,保障房也照顧不到他們),促進更多“炒家”資本向東部海濱度假物業轉移。
所謂“限價”,本質上是從政府層面合法合理地把先富階層的資本往其他方向“調節”,而類似于“巽寮灣國際灣區”之類的度假產品,在商業物業范圍內,不屬于“限價”和“限購”的范疇。濱海度假物業在當前作為不受政策調控的限制,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推出的海濱度假物業,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國投資渠道的匱乏與“炒家”之間的矛盾。
一些信息靈通,有遠見卓識的開發商早幾年就在海岸上做土地儲備了,萬科02年開發東海岸,不過是圍繞住宅做文章,壓根沒想到搞點度假型物業,04年開發17英里,主打產品是住宅,銷售策略上推的是度假產品,隨后拿下大甲島、雙月灣是有先見之明的,我們可以發現,它的產品形態中,濱海度假物業的比例在放大。萬科大梅沙萬科總部大廈,與其說這是辦公樓,不如說是有科技含量的濱海度假物業。
合正做海岸線上的土地儲備比萬科要早。在萬科雙月灣、華僑城、中信等具有中央背景的企業高調地在深圳東部海岸線上圈地的時候,合正在他們下手之前,已低調把地拿下了(“巽寮灣國際灣區”地塊)。作為民企的合正不敢高調拿地,否則會付出高昂的成本。我們很少在土地拍賣市場看到合正的身影,但它位于前海CLD的匯一城、位于龍華片區的中央原著、位于深圳東部海邊的“巽寮灣國際灣區”三個項目一起推出,不得不讓人對其“低調拿地,高調推銷產品”的策略表示驚訝!
萬科、合正、碧桂園、北京金融街、富力、世茂幾家企業的海濱度假物業在這近似的時間結點推出,這正是這些開發商盯上了“投資度假物業將成為未來兩年的潮流”這一趨勢。代表商人和富裕階層的王功權一個月前私奔,于是有策劃者把有人把類似“巽寮灣國際灣區”暗喻為富人的私奔地。從資本流向趨勢和度假物業的形態設計來看,或許可以這樣預言,未來“炒家”的周末一定在海邊。
這個數據,加深的是中國先富起來階層的危機感,他們唯恐一夜之后賬面上的資金縮水。在這種環境下,有錢人最關注的是資產保值,通脹壓力比來自官場和商場上生意的壓力更大。從以往近6年在住宅投資的經驗來看,這些人確實在房地產中尋求資產保值的過程中獲得了理想回報。不少人士也坦言,把錢放在股市上的,沒聽說有賺的,放在房產上的,三四年時間,也能翻個兩三倍。
上一篇:合生集團高調簽約五臺山項目成房企轉型先行者
下一篇:赴加置業 頗具中國特色的思維投資"妙招"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