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首次問責”結果則顯示,涉及44名地方政府負責人、29名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人等73名地方官員在內的土地違法違規案件中,違法占用耕地宗數多、面積大,土地管理秩序混亂。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鄒曉云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國土部此次密集公布土地違法違規處理結果,雷霆問責已經初現效應,“地方政府一些官員在談到問責機制時都很緊張,普遍感到壓力很大”。
高爾夫球場違規建設屢禁不止成為頑疾
早在2004年1月,國務院下發《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隨后的2006年12月,國土部等部委聯合發布實施《禁止用地項目目錄》,高爾夫球場項目赫然在列,但是違規高爾夫球場項目并沒有停止。2009年,國土部門在2008年的衛片中發現,全國172個城市中仍存在相當數量在建的高爾夫球場。
今年4月,發改委會同國土資源部等11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國高爾夫球場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限期完成對已建、在建高爾夫球場的綜合清理整治工作,上報結果。同時再次明確,政策出臺前一律不得批準開工建設高爾夫球場。
李建勤透露,11部委已組成2個督導組奔赴10個省開展督導工作。下一階段,國土部將配合國務院相關部門開展全面的整治工作,并將嚴肅查處違法占地、違規建設的高爾夫球場項目。此外,國土部還將和相關部委共同研究規范高爾夫球場發展的政策措施。
鄒曉云則表示,“政府部門問責和查處的力度可謂空前,關鍵在于問責的后期落實情況及過程的透明程度,而且中途不能松懈。”
記者發現,近期公布的掛牌督辦案件中,頻頻出現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案件。李建勤通報今年上半年國土資源領域違法違規形勢時表示,不少地方出現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案件,反彈勢頭明顯。
鄒曉云告訴記者,“盡管高爾夫球場項目被明令禁止,但是高爾夫球場建設仍在進行中,因為這些項目在報批和建設過程并不是以高爾夫球場的名義。”
“這些項目往往都是以其他幌子,用商業區或高檔住宅等名義,加上其他配套設施報批,然后再以半秘密的方式開工建設。高爾夫球場大多位置偏遠地點隱蔽,即使被發現,在上級不干預的情況下,地方政府也愿意采取默許的態度。”鄒曉云說。
鄒曉云進一步分析,“也有一些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門存在僥幸心態,違反國務院的禁令冒險批準建設高爾夫球場。因此,這些項目的清理和整頓主要依賴上層的監督和干預。”
李建勤認為,之所以高爾夫球場項目屢禁不止,主要原因是該項目往往借高爾夫球場之名,大規模建設別墅等高檔商品住宅,地方政府抱著趨利目的,認為可以加快城市化和旅游業的發展,所以就出現以鄉村俱樂部、城市公園等名義建設高爾夫球場、開發小別墅等現象。另外,原因還包括部分地方政府曲解政策,高爾夫球場的規范性政策長期缺位,地方政府和企業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等。
上一篇:五成房企將面臨洗牌 地產市場遭遇冷清局面
下一篇:熱議閑置土地增值價 抑制房價上漲土地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