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嚴厲的調控措施下,各地二手房市場面臨集中降價。不過,在“限購”政策下,新廣州人依然支撐起廣州的二手樓市。
我們似乎椅子在討論一個話題,廣州樓市會大跌嗎?內地樓市并非完全市場機制主導,供應與需求都難敵政策之手。未來的樓市走向,還要看樓市調控政策的變化。廣州市二手房降價才可成交,是市場的一個信號,二三線城市限購、銀監會高層再次警告信貸資金勿流入樓市,這些信號同樣不容忽視。
在抽樣調查廣州日報30大二手屋苑最新成交個案時,記者是抱開放態度的,放盤價低于或高于成交價,全部都可列入調查范圍。奈何,手頭上拿到的10宗交易全部是降價成交的個案,這是風起之前的青萍之末?
記者一位朋友本來觀望龍津路一個新出證的樓盤,他比較過龍津路一個在售新盤價格后決定以2.5萬多元/m2入手一個單位。他告訴記者,新出證的樓盤單價也要2.4萬元/m2,最要命的是5.5%營業稅,算下來稅費要近十個點,自己不是急住房,干脆買一手房好了。二手房成交量被一手房打壓,若二手房放盤業主等錢用,唯有降價成交。
上半年廣州一手房供應不多,二手房價受一手牽動的區域不多,一二手正面交戰最慘烈的當屬廣州雅居樂花園。廣雅也是本報30大二手屋苑之一,當時有多批新貨上市,地產經紀辛辛苦苦蓄下來的二手房客人看過一手樓都“琵琶別抱”。
下半年二手房面臨挑戰更多,一手房供應數倍于上半年,市區內多個區域預料會爆發一二手惡斗。屆時,若開發商促銷力度增大,恐怕下半年樓價會失守上半年“穩中微降”的態勢。從廣州市6月份的二手房指數數據已可以看出,二手房成交價環比微降,下半年的樓市的確難以樂觀。由此來說,現在已脫手的二手房業主恐怕要笑了,他們算是“走得快”的一群人。
兩份價格擺在面前,買家一目了然,二手價略低,但算上近10%的稅費,一手房優勢異常明顯,加上“喜新厭舊”的消費天性,決策天平無疑偏向一手房,二手房的成交必然急劇下滑。老城區有新貨上市的區域也是如此,
廣州二手房成交急劇下降,給樓市敏感質神經調緊了一根弦。相對廣州來看,全國二手房大面積下降的時代即將來臨。
上一篇:六成城市地價環比增速趨緩 樓市庫存逼歷史高位
下一篇:7.23溫州動車事故促使高鐵概念房提前隱居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