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樓市已是“朝圣的歸朝圣,凱撒的歸凱撒”,以企業特色做出戰略調整已是必然,速度慢或調整不力,否則將永遠無機會。
據不完全統計,自6月以來,在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天津產權交易中心、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等主要產權市場掛牌轉讓的房地產股權項目達30余宗,掛牌金額合計超過50億元。2011年以來國內樓市持續調整,部分地產項目盈利前景黯淡。由于很多房企因資金鏈日益緊張,急需脫手旗下項目。由此樓市調整股東“退房”,地產股權項目密集轉讓,也是意料之中的,并不奇怪,如此一來,加速行業整合,有待行業健康發展。
隨樓市調控持續深入,商品房和保障房雙腿戰略不斷邁進,國內人口結構也悄然變化,行業洗牌的預期越來越近,迫使房企特別是中小房企調整發展戰略。
國內樓市在宏觀調控政策大棒揮動之下整體發生緊縮,銷售業績和利潤的大幅下降,后續發展動力已顯下挫,部分房企存貨激增不僅影響房業回籠資金,也嚴重影響房企拿地的熱情,房企保暖已迫在眉睫。
轉入8月底,已超一半的上市房企公布半年報。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共有65家房企披露2011年半年報。此65家房企上半年共實現營業總收入839.6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51.39億元增長11.75%;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9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117.50億元增長19.92%,而二三線房企業績降幅或虧損。
據悉,26日,30余家外省房企攜中高端樓盤登陸山西,希望能在山西豐厚的民間資本上分得一杯羹。山西民間資本已向資產證券、基金或信托這類直接的融資渠道挺進。本次房企盡管都打出“海景”、“升值”、“奢華”等旗號,甚有北京某項目宣稱“用玉石裝修豪宅”,依然勾不起他們的欲望,觀望或將已成常態,山西炒房團已為過去時。
浙江臺州市由于炒樓狂潮的風靡,近日出臺了限購令,這是限購擴編出臺的第一站,限購將會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限購城市也將會出現陣營式布局,逼迫著高房價向四線城市或縣級樓市蔓延。
世風日下,招招逼緊。樓市已步入下行通道,曾獨霸樓市的溫州炒房團逐漸從樓市中剝離出來,回收資本,向信貸、基金等金融領域轉型。在國內樓市也曾聞名遐邇的山西炒房團,自從“煤改”之后,一擲千金的購房場面已成歷史。
即便房企上半年整體業績出現了明顯漲幅,該業績主要源于成交活躍的二三線樓市,隨著限購令擴編的實施,較好的業績將告一段落。其中有四成房企業績出現下滑,且業績降幅居前甚至虧損的均為二三線房企,這些房企是同一線房企同臺競爭的殘局,未來將是更加嚴峻。多數房企的高負債率,也暗藏著無法預估的殺機。
還有在土地和資金上不具優勢,又難以涉足保障房領域的中小房企,企業存貨量大,面臨的資金困境,為規避樓市調控風險,無奈下紛紛轉向礦產、旅游、影院等行業,以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即便達不到預期,也能在聲勢上保存股價。
住建部也將炮制新招,為了防止異地炒房大軍的蔓延,近期正在部署40余熱點城市個人購房數將聯網,一旦成功實施,將會遏制一部分投資客或炒房團,未來房企銷售壓力逐步加大。
綠城、雅居樂、中信等地產巨頭最主要的業績來源于海南,由于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打造,海口和三亞周邊無限購等原因的促使,部分大型房企望風而動布局海南,淘寶海南,未來競爭戰局日益趨緊,也將非長久之計。
保利地產已開啟“雙高”戰略,高價拿地大量開發高端項目,攀越高端路線。據世邦魏理仕觀點:整個亞洲豪宅價格增幅放緩租金仍維持高位。保利地產的應對戰略依然映射企業背景特色。
所以說,樓市調控高壓下,房企據自身特點,紛紛出招應對,以保存企業實力,增加保暖的籌碼,成為當季重要之事。
上一篇:住建部開啟全國首批重點城市住房信息城市聯網
下一篇:地產市場黃金十年已過 暴利時代已成絢麗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