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眼中都有不一樣的哈姆雷特!在云霧環繞白雪皚皚的玉龍雪山面前,麗江人覺得平常無奇,但外地游客卻為之傾倒!
軟綿綿的陽光下,麗江大研古城游人如織。這里的時間,仿佛停止了一般,去年來是這樣,2011年還是這樣,那么多穿紅戴綠的游人,那么清澈的渠水以及綠瑩瑩的水草上穿梭的魚群。景觀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是游人的面孔而已。
這座讓無數人去了還想來的小城,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地人在此安居樂業。由此引發的人口大量聚集也為此處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了一輪繁榮發展的高潮。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麗江,這個原本只有四方街那一點點地盤的小城鎮,已然演變成為一座人口聚集的中型城市。
據了解,麗江房地產業的起步始于1998年,當年,麗江第一個商品住宅小區園丁小區建成。2003年撤地設市以來,麗江房地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5年后,全市累計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70億元。
麗江市住建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00~2010年這10年間,全市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年均上漲10%左右,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基本持平。2000年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為975元/平方米,到2010年底,價格為2731元/平方米。
麗江房地產信息網站的數據顯示,目前麗江市包括古城區、玉龍縣的在售樓盤約68個,平均售價在3000~4000多元/平方米不等。
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如今的麗江擁有著相互平行且相安無事的兩個市場:賣給本地人、均價僅4000元/平方米上下的普通商品房;以及賣給外地人、均價幾萬元/平方米的旅游度假別墅。
商品房——本地人的房子
“在麗江有兩種房子,一種是賣給本地人的,另一種是賣給外地人的。”
“麗江的原住民大多至少有兩套以上的房子。”在麗江某銀行上班的李女士說,“大部分單位都有集資建房,使得工薪家庭起碼有兩套房子。”
沒錯,就在貫穿麗江南北的主干道香格里拉北段,沿途坐落著銀行、法院、郵政等多個單位的集資房,這些房子多數在2000年之后建成,全部為富有麗江民居特色的“庭院式”。
機場高速一進城,首先路過的是玉龍新縣城,在這里,大路兩邊排列著眾多正在建設的樓盤,絕大部分都還處于土建階段,看不出外墻的造型。
“房價還是貴的呢!”本地人小和(化名),來自麗江下面一個農村。經過幾年打拼后攢了一筆“老婆本”,在2008年買下了現在這套80平方米的房子。“原來是想買大一點的,當時就缺兩萬塊首期,只好買了這么一套。”當老婆抱怨他沒能買下一套大房子時,他滿臉通紅。
但在麗江,小和這種為房子發愁的本地人,并不具有代表性。因為現在還在買房子以及準備買房子的大軍中,絕大部分是從外地新進入麗江的居民,被稱為“新麗江人”。
由于麗江多年前就叫停了獨棟別墅的開發,使得近年來商品房市場上流通的項目逐漸由多層洋房所主導,原來那些單位修建的“庭院式”房產價格一躍而起,由5年前的五六十萬一棟漲到現在的一兩百萬一棟。
例如花馬溪谷別墅,目前的二手房售價就高達18000元/平方米。“主要是今年漲得特別快。”在麗江目前售價最高的二手別墅麗江花馬溪谷內,物業工作人員透露:該項目2009年開賣時才每平方米四五千元,去年也就到了8000多元/平方米,2011年業主放盤價就直接飆到了18000元/平方米。如今她從開發商處獲得的信息顯示,預計年底開盤的花馬溪谷二期的定價至少20000元/平方米。
雖然麗江的新建商品房數量每年都上漲,但依然難以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2011年元旦期間,一家四川開發商在麗江開發的小高層洋房公開認籌,盡管項目剛剛破土動工,但6萬元一個的“房號”遭到哄搶,許多人不得不找關系、走后門。“有浙江人一次性買下一個單元的,全部抱著現金過來。”某個小區的銷售人員在回憶起開盤當天的場景時,依舊激動不已。
“麗江的房子得漲到8000元/平方米,不相信你過幾年來看!”這就是當地開發商的信心。因為他們知道,從攀枝花修往麗江的高速公路通車后,到四川很多城市的距離將大大縮短,他們也知道麗江機場即將開通國際航線,麗江火車站會成為其他省份進入西藏的一個中轉站!
上一篇:溫總理“三個不能”告誡房地產調控“不松勁”
下一篇:保障房成為地產商解決資金嚴重緊縮的制勝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