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公布的首份《中國房企社會責任百強榜》榜單上,百強房企中有七成在2007~2010年間未參與任何保障房建設。
比如,上海的經濟適用房早在2008年三季度就有160萬平方米開工,但直到去年8才有首批試點經濟適用房正式銷售,從開發到完成銷售的周期至少2年。
投保是否會導致房企資金短缺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經理劉淵介紹,萬科、綠城、恒大等開發商開發的普通商品房,從開工到銷售,通常只需要6~9個月。
據劉淵介紹,目前保障房的開發模式分為幾種。除了政府部門直接劃撥資金開發的項目外,其他多涉及企業墊資。有些項目是要完全銷售后,政府才會給開發商資金,也有一些只要竣工,政府就會向開發商回購,以減少開發商資金周轉時間,但無論哪一種開發模式,資金收回周期都比普通商品房更長。據陳晟和楊紅旭介紹,一般情況下,經濟適用房的平均資金周轉時間為1~1.5年。
除資金收回期長外,經濟適用房的投資規模通常也比普通商品住宅大得多。大量開發保障房究竟會成為房企新的增長點,還是會讓已經資金短缺的房企資金更加緊張?
記者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實地調查多個保障房樣本發現,在保障房項目中,房企墊付的資金通常會遇到難以按時收回的情況。在國家開發保障性住房的1.3萬億資金中,有8000億元是由企業、銀行貸款等構成。另外,由于保障房開發時間長,價格受到限制,很多保障房項目的利潤率只有2%~3%,遠洋、保利旗下部分項目甚至難以盈利。
遠洋、保利也難盈利
作為國內最早參與保障房建設的企業之一,保利早在2007年就開發建設了限價房項目保利西子灣,因為是國內首個限價房項目,2008年底該項目交樓時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
目前已全部竣工的保利西子灣總建筑面積達到161518平方米,提供約1600套住房,其中90平方米以下的戶型占80%以上,每套最高單價不超過6500元/平方米。
若以平均每套面積80平方米、單價6500元/平方米計算,該項目銷售額約為8.32億元,而2006年保利拿下該地塊時光地價就付出了4.13億元,再加上建設成本和其他投入,該項目的盈利情況并不樂觀。
之前,保利地產董事長宋廣菊就曾公開透露西子灣項目的利潤率只有10%,大大低于普通商品住房的利潤水平。不過,與保利在北京的其他項目相比,這樣的利潤率應該是“相當不錯”了。據宋廣菊透露,保利在北京已建成的一個保障房項目,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
據了解,遠洋旗下參與興建了兩個配建保障房項目——遠洋·潤園兩限房項目和遠洋沁山水·上品公租房項目,并且兩個項目皆已上市。
但遠洋地產副總裁徐立向記者坦承,遠洋在北京管莊的遠洋·潤園限價房項目,價格被限定為7400元/平方米,但遠洋投入的建造成本遠超這個價格。和遠洋的情況相同,保利地產也沒能找到保障房盈利的好辦法。
上一篇:太原房管局實現四個提高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下一篇:廣州公租房管理辦法備受關注詳情預計年內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