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關注的二線城市,隨著上市和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進入,太原樓市格局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12月26日,太原市統計局統計分析專家指出,太原市房地產市場運行呈現四個明顯走向,展現了其作為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步伐。
在國家對房地產市場嚴厲的調控政策下,2012年以來太原市連續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穩定省城住房價格的通知》兩個增加保障房供給和平抑房價的房市導向文件,樓市調控效果已經顯現。
首先,新建住宅價格增幅緩、波動小,總體運行趨于平穩。
受政策調控影響,太原市新建住宅銷售市場降溫,住宅銷量下降,價格上漲趨緩。據國家統計局太原調查隊調查:一是新建住宅環比價格穩中略降。1-11月各月環比價格指數處于99.6-100.4區間小幅漲跌,最高的為5月份(100.4),最低的為2月份(99.6)。
在2月和10月出現兩個環比下降的月份。二是新建住宅各月價格同比漲幅平穩,前11月的新建住宅同比價格指數處于101.1-102.2區間,最高的為1月份(102.2),最低的為6月份(101.1),最高和最低月份之間相差1.1個百分點。
其次,建設資金自籌升、貸款降,房地產企業資金趨于緊張。
在國家連續信貸緊縮政策的影響下,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到位情況趨于緊張。2011年前11個月,全市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合計393.3億元,同比增長4.0%,比前10月回落5.7個百分點,其中本年資金到位313.1億元,同比增長1.6%,比前10月回落7.0個百分點。增速由正轉負。
從前10月份的6.6%轉變為前11月的-16.0%;企業自籌資金增速大幅上升,前11月自籌資金124.8億元,同比增長64.%,比前10月提高3.4個百分點。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數據變化表明,在國家嚴厲的房地產宏觀調控下,企業的資金渠道收窄,自有資金比例提高,對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構成嚴重考驗。
第三,商品房面積銷售減、待售增,房地產企業庫存壓力加大。
房地產市場受各種調控因素影響,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出現大幅下滑,商品房待售面積增長加快。前11個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實現176.6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8.%。與銷售面積回落相反,至11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65.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9.2%。
截至2011年11月份,進入太原房地產市場的上市和大型房企共12家,包括萬科、富力城、星河灣、萬達、恒大、首開、茂業、盛高、合眾、綠地、當代、海爾等在國內房地產具有影響力的房地產企業,占到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個數的1.8%,實施房地產項目18個,占到全市房地產開發項目總個數的7.2%。
最后,上市房企個數少、規模大,成為太原房市領軍力量。
目前18個項目的平均規模達到33.93億元,為全市平均規模(5.53億元)的6.13倍。這些大型房企以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先進的管理迅速成長為太原房地產市場的領軍力量:2011年前11月,12家房企18個項目計劃總投資610.75億元,占到全市的42.8%;2011年完成投資113.73億元,占到全市的44.5%;施工面積760.05萬平方米,占到全市的28.5%。
新開工面積253.87萬平方米,占到全市的43.9%;商品房銷售面積58.69萬平方米,占到全市的33.2%;商品房銷售額52.52億元,占到全市的44.6%。同時,隨著太原市城市建設不斷加快,以及保障性住房工程的開建,預計后期房地產市場將保持平穩有序的發展態勢。
隨著2011年太原市的房源供給將得到進一步改善,剛性需求也將繼續釋放。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房地產調控力度的不斷加大,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回落預期明顯,目前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鏈緊張、商品房銷售量下降將對全市房地產健康發展產生不利,也會對來年開局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上一篇:全國二手房門店低迷成交即將面臨行業洗牌危機
下一篇:太原購房者高舉觀望大旗 樓市進入深度博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