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表示,近期金融市場當中的“錢荒”現象,對于過度依賴借貸、發展較為激進的房企來說是一個較為沉重的打擊,但對于自有資金充裕且追求高周轉率的房企來說相對影響較小。而當前市場中的大部分房企,都是經歷了多次樓市調控的磨煉,在資金來源方面,早已不單單依賴銷售回款和銀行信貸。信托、海外融資早已屢見不鮮。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限價、大戶型推遲預售等規定對于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小,一方面開發商已逐漸開始通過各類附加合同規避“限價令”帶來的限制;而對于大戶型推遲預售來說,原本大戶型多不走快銷高周轉路線,部分甚至會現房銷售,再加上預售資金監管制度的限制,因此這一新規對于開發商資金情況的限制并不大。
房產稅難“試”北京
年初曾有報道稱“京版房產稅試點方案已經上報到國務院,起征面積或為人均24平方米,如能獲批,最快在今年上半年就會實施”,消息一出迅速引起業內激烈反應。但半年過后,這個消息最終不了了之。北京房協秘書長陳志表示,從近期的工作調研、溝通中所掌握的信息判斷,政府有關部門根本沒有進行過這類工作,房產稅不會輕易在北京試點。
陳志表示,由于房產稅征收在客觀上確實存在房產登記系統尚未整合和交易數據信息尚未互聯互通的問題。包括房屋登記系統和房屋信息共享平臺都沒有建立,房產、銀行、稅務、公安等系統的信息無法共享;同時,有關開征房產稅的制度規范,如房產稅征收條例尚未出臺,征稅對象、范圍和稅率還沒有確定;此外,費用如何繳納、不繳納的如何處罰,相關的制度環境也不成熟,因此完全推出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萬科總裁郁亮近期就公開表示,對于備受關注的房產稅問題直言自己持懷疑態度。目前中國房地產的稅收“已經很重”,若一刀切全面征稅將加重剛需者的負擔。另外郁亮還質疑房產稅的作用,他認為房產稅無法代替土地財政的收入,也無法有效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的行為。“房地產業內已經越來越傾向于認為,房產稅并不能降低房價或取代土地財政。比如房產稅就算全國征收也僅6000多億,目前土地財政一年20000多億。房產稅顯然取代不了土地出讓金。”
市場有觀點稱,房產稅可能迫使有多套房子的人拋售,郁亮認為這未必是好事。如果有人有多套房源,應該鼓勵將房子出租,滿足低收入者的租房需求。“目前中國房地產稅收已經很重,豪宅征重稅沒問題,征收空置稅也是沒有問題,但是若要全面征收房產稅,政府應該要全方位去考慮。”
上一篇:“影子銀行”整頓牽連房產信托 私募融資受創
下一篇:河南降低公租房準入門檻 不設戶籍和收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