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2010年開啟的房產調控大幕,有逾40家企業的定增預案宣告停止,涉及的融資額超過千億元。隨著房企再融資及重組審批開閘的消息甚囂塵上,那些被“塵封”的房企再融資案例重回視野。值得重視的是,一旦政策開閘,無疑將激發這些企業壓抑已久的再融資沖動。
據有關方面統計,從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間,共有68家房企上報再融資或資產重組方案,其中19家企業獲批通過。其中包括保利地產、金地集團、榮盛發展等單純的再融資方案,也包括如中弘股份、金科股份這樣的借殼上市方案。不過,由于2010年開啟的房產調控大幕,有逾40家企業的定增預案宣告停止。
“從2010年開始的3年多時間里,我們向監管部門咨詢能否上報再融資方案,得到的回復是直接勸退,因為報了也不會批。但最近再打電話咨詢,相關部門的態度是可以上報。”一位已經停牌的上市房企內部人士說。
回過頭看,監管層當年果斷叫停房企再融資,對樓市過熱的局面的確起到了不小的“降溫”作用。
保障房與殼資源值得關注
據知情人士透露,本輪房企再融資松動,有無保障房開發項目是一個重要的審核依據。政策層有意為保障房項目給予金融支持。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是殼資源。
據了解,在政策松動的背景下,不少房企正積極謀劃再融資方案,其中包括借殼上市但沒有過再融資的公司,也包括此前披露過定增方案但終止的公司。
根據統計,上市房企中,擁有較多保障房開發項目的企業包括大龍地產、北京城建、中天城投、福星股份、天房發展等。其中,北京城建32億定增方案曾在2010年11月公布,但最終停止實施;中天城投近16億定增方案在2010年6月公布,同樣停止實施。
較為特殊的案例是格力地產,該公司2010年7月公布定增方案,計劃融資15.48億元,公司最后一個進展公告是通過了廣東國資委批準,至今未有下文。業內人士表示,格力地產目前主要靠向大股東格力集團借款,拿地動作也很少,如果再融資開閘,格力地產應該會積極爭取。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是殼資源。“一些上市房企近年來幾乎不拿地,也沒什么營業收入,且長期和短期負債都很少。他們想做什么?在等什么?這種殼資源非常珍貴,存在投資機會。”一位上市房企高層表示。
兩個階段折射審核松動
再融資通道封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優質房企的發展規模,且對保障性住房工程的整體推進不利。在此背景下,決策層開始考慮適當、有條件地放開房企再融資。
時隔三年后,監管層態度出現微妙變化,房企再融資重現曙光。究其原因,再融資通道封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優質房企的發展規模,且對保障性住房工程的整體推進不利。在此背景下,決策層開始考慮適當、有條件地放開房企再融資。
從時間上看,這輪房企再融資潮明顯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從今年初開始,一些涉房企業陸續披露再融資方案,但其資金投向與房地產無關。如宏潤建設定增募資不超過4億元,投資BT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中茵股份再融資,用于黃金采選和連鎖醫藥零售等新業務等。
第二個階段,以金豐投資停牌為標志,房企再融資及重組審批的松動跡象愈發明顯。此后6個交易日內,共有5家房企因重大事項停牌,分別是宋都股份、迪馬股份、新湖中寶、榮豐控股及中弘股份。據上證報了解,有公司擬注入房地產資產,有公司擬定增融資用于保障房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停牌企業中,新湖中寶是此前上報過再融資方案但被叫停的公司。宋都股份、中弘股份、中茵股份等都是借殼上市,之后并無再融資經歷。
上一篇:房地產市場未來走勢 關鍵是看決策層偏重方向
下一篇:房產再融資松動 多數房企中期看增后市分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