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12日國土資源部網站發文強調,“短期內土地市場全面反彈動力不足”,但有業內人士指出,土地市場的局部回暖也易轉變為樓市反彈的“先聲”。
有業內人士表示,“按照現有的房地產開發周期,從拿地到建成商品房項目,約需一至三年。高價地的出現,往往預示著未來一到三年內該區域的房價將居于高位,從而影響購房者的預期,促使其提前消費,并進一步推高當前的房價。”
廣發證券分析師萬知預計,土地市場將在四季度迎來成交高峰。“地方政府為保土地指標,將在四季度集中供地;而今年以來的銷售回暖使開發商資金面得到顯著緩解,企業為來年的供應考慮,將從四季度開始加大土地儲備力度。”
盡管土地市場的升溫提升了樓市全面回暖的預期,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四季度的成交量雖會環比增加,而年內的房價卻不具有大幅的上漲空間。
首先在政策方面,近期住建部明確表態,“樓市繼續限購,房價不具備全面反彈條件”。此外,為確保全年房價控制目標,住建部表示對房價過快上漲地區實行問責,四季度樓市調控將“嚴防死守”;國稅總局也明確房產稅將擴大征收,共同穩定了市場預期。
其次在市場方面,多家機構認為,年內樓市量價齊升的可能性不大。國元證券認為,四季度將是地產公司沖業績的最后機會,開發商將加大力度推盤,雖然成交量環比會繼續增加,但因存量較多,房價大漲和大跌的可能性均不存在。
最后在信貸方面,多家商業銀行日前確認,將取消對首套房貸85折的利率優惠;對二套房貸的利率也可能進一步上浮。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指出,在調控持續、房貸收緊、庫存居高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四季度房價不具備大幅反彈條件,“房價趨穩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