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進入10月,北京對小產權房再次重拳出擊,北京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要求立即杜絕新的“小產權房”出現,立即叫停和堅決處理在建在售的小產權房。而此前的9月17日,北京市國土局剛剛公布了在建在售的79個小產權房。
在清理小產權房的政策陸續出臺后,種種信號顯示,大量滋生、屢禁不絕的小產權房將成為下一步的整治重點。小產權房如臨滅頂之災的命運讓購房業主著實擔心了一把,“如果清理政策嚴格實行,我們的房子必然要被拆除,辛苦買來的房子轉眼或將被夷為平地。”一位在通州剛買了小產權房的業主感嘆。但事實是雖然政策在層層加碼,但小產權市場依然風生水起。
從確權開始
當前處理重點是2007年12月30日以后建設的小產權房,對這部分房屋的確權成為整治重點,下一步將研討細分方案。
“市場有需求,大產權房價高,小產權房可以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這是多數房地產中介的看法。
但是以最近成交的業績看,這段時間的小產權房交易確實處于低迷。“下半年以來,成交量下降了30%,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成交3~5套,但更多時候是沒有業績的,主要原因還是當前對小產權房的整治。”通州一代理小產權房業務的中介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對于小產權房來說,2007年是個關鍵年份。2010年5月4日,國土部督察小產權房公告稱:對尚未銷售的,2007年12月30日以后新建、續建的房屋予以拆除。對2007年12月30日以前銷售的已建成房屋,待全國小產權房處理政策出臺后將一并處理。
因此2007年12月30日已然成為小產權房建設的一個分水嶺,以北京市最大小產權房通州區張家灣鎮張灣村太玉園(資料、團購、論壇)為例,作為查處的典型項目,它于2001年陸續開建,入住率高,社區成熟,目前小區共有200余棟、8000余套房源,容納居民數達3萬多。
據了解,當前新房已售完,但是因建設時間早于2007年12月30日,且規模較大,盡管多次被查處,目前并未見拆除,“二手房仍在售,價格方面較之前有每平方米300~500元的微降。”當地一中介人員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自2007年起,北京市共查處項目名稱確定的小產權房116個,昌平最多,以住宅為主,查處后68%項目仍在建在售,查處方式多受2007年12月30日前后建設、銷售時間影響。“小產權房買賣你情我愿,官方也喊打許久,只是一直不見棒落。偶爾也有‘封盤’‘拆除’等案例,但與浩如煙海的總量相比,實在不足掛齒。這些小產權房位于城市郊區的農村,擁有大量低成本的土地,許多開發商或當地村集體建設廉價住宅,與國有土地上開發的商品住宅相比,價格優勢顯著,必然有市場。”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
有需求,有供應,雖然性質違法,但在政府監管乏力的情況下,買賣雙方“兩情相悅”,那么當前對小產權房的整治是否已屬能奈其何?
此前,國土資源部曾對小產權房提出四條處理意見:一是違法建設立即叫停,責令開發商停止對外銷售,并采取停電、停水等措施;二是拆除尚未銷售的和2007年12月30日以后新建、續建的房屋以及所有圈建的圍墻;對2007年12月30日以前銷售的已建成房屋,待全國“小產權房”處理政策出臺后一并處理;三是已劃分地塊對外出租待建的,責令退還土地;四是分清責任,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9月17日,北京市國土局公布在建在售79個小產權房清理項目后。10月9日,北京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要求立即杜絕出現新的“小產權房”,在建在售小產權房立即叫停,堅決處理。
“當前處理重點是2007年12月30日以后建設的小產權房,對這部分房屋的確權成為整治重點,下一步將研討細分方案。”國土部門相關人士表示。
已購房成最大難題
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北京小產權房竣工面積接近400萬平方米,相當于同期城鎮住宅竣工面積的4.3%。
記者了解到,目前小產權房查處方式主要以拆除、沒收、罰款為主。從現有清理的116個項目狀態看,拆除的項目有21個,占項目總數18%;以沒收、罰款為主的項目9個,占項目總數8%;責令停工停售為主的項目7個,占項目總數6%。在建在售待清理項目79個,占項目總數68%,項目查處效果不力,在建在售情況仍普遍。
在“小產權房”中,最難處理的是已購“小產權房”,因涉及居住者,小產權房確權以及定性工作成為最大難題。盡管有消息稱,部分小產權房可通過補繳土地稅款的方式實現合法以及轉正,“然而,如果統一讓小產權房補繳土地稅款而轉正的話,相當于是秋后算賬,變相承認了小產權房的合規性,政策會變成鼓勵小產權房。”華本地產研究員聶振黛分析。
那么已售小產權房的生存現狀如何?
在通州區張家灣張鳳路一條街,沿著張鳳路分布著月亮灣曉鎮[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祥和樂園[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欣橋家園[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等小產權社區,太玉園小區外沿街開了幾十家店鋪,各色招牌立于店外,餐館、超市、理發店一應俱全,10分直達地鐵土橋站,便利的交通也成為太玉園小區小產權房業主選擇購買的主要因素。
“雖然比不上市區繁華,但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社區規模,所以不可能拆遷的。”房產中介向記者介紹。在太玉園小區正在建設的工地現場,一位長期承攬小產權房工程的王姓工頭告訴記者:小產權房的存在,不能全怪買房人、開發商和村集體。這是比較復雜的關系,其中涉及的利益鏈條太多,“差不多是牽一發動全身,這也是治理小產權房的難點之一”。
據了解,小產權房很多是以“舊村改造”“新農村建設”等名義建設的,安置村民后大量的住房都對外銷售了,這也為小產權房轉正設定了太多的難點,巨大的成本成為轉正障礙,也正因此,使其處理變得難上加難,這也是小產權房治理政策長時間未出臺的一個重要原因。
早在今年2月,REICO工作室公布了一份《我國小產權房問題研究:現狀與出路》。該報告披露,北京市2007年來已查處小產權房項目與現有未查處項目相比微乎其微。北京市小產權房主要集中在通州、順義、懷柔、密云等近郊區域,數量約占北京市場樓盤總量的20%左右。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北京小產權房竣工面積接近400萬平方米,相當于同期城鎮住宅竣工面積的4.3%。#p#分頁標題#e#
今年4月份,國土部相關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稱,由國土部牽頭、14個部委參與研究制定的小產權房初步清理整治政策方案此前已上報給國務院。但具體銷售和建設的時間點、何時正式展開清理,尚待最后方案出臺才能敲定。
近年小產權房治理政策
2010年5月4日
在國土部掛牌督辦違法案件及2009年土地例行督察公告新聞發布會上,國土部針對小產權房的明確表態是:對尚未銷售的和2007年12月30日以后新建、續建的房屋予以拆除;對2007年12月30日以前銷售的已建成房屋,待全國小產權房處理政策出臺后一并處理。
2011年5月
國土部出臺《關于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要防范和杜絕擅自利用農村集體土地興建公租房,嚴肅查處“小產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