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對于生活在農村靠種地為生的人們來說,農田就是命根子,是一家生活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在山西省太原市,卻出現了這樣一幕:以“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示范區”名義圈占上千畝基本農田,可大部分土地被撂荒,沒撂荒的地方蓋起了數棟別墅。這個所謂的生態農業示范區到底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
基本農田成了產業示范區
2012年6月4日,太原市陽光農廉網發布的“山西眾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示范區項目概況”顯示,該示范區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區向陽鎮西村,是“集珍稀食用菌生產、食用菌超氧化物岐化酶提取、園藝花卉、蔬菜、特色林果種植及農業廢棄物處理、生態自然養殖等為—體”的園區,占地515畝。
6月14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到位于太原市濱河東路北段的眾成生物公司實地采訪,發現該項目區占地面積很大,并且全部用鐵絲網圈了起來,項目區內的土地大部分處于撂荒狀態,零零散散有幾壟剛長出來的玉米。
中國青年報記者掌握的一份由眾成生物公司和西村村民委員會簽訂的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顯示,2010年4月,眾成生物公司以每畝每年1000多元的價格租賃了西村“濱河東路以北、柴西路以西”的515畝土地,租期為30年。租賃款5年一付,第一個5年的租賃款已支付。
西村一位王姓知情村民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515畝只是第一期,現在西村近2000畝地幾乎全部被眾成生物公司圈起來了,這些地都是受保護的基本農田,都是好地,以前我們祖祖輩輩在這里種植水稻、玉米,現在卻被荒了好幾年了。”
眾成生物公司的康姓副總在接受采訪時稱:“園區前期占地515畝,現在占地1700多畝。”
在知情人的指引下,中國青年報記者在被圈土地的一角發現了一面水泥墻,上面有山西省國土廳和太原市國土局尖草坪分局于2008年6月聯合監制的“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向陽鎮基本農田保護區”示意圖,該示意圖明確標注了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四至:“東至大同路界,西至西村村界,南至汾河壩堰,北至柏板村界”,面積共17051畝。
國務院頒布的《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基本農田保護區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或者占用。那么,西村的基本農田怎么變成了產業示范區?
數位知情村民對記者說,在西村村委會的支持下,眾成生物公司強行租賃土地,很多村民敢怒不敢言,現在絕大多數村民都失去了土地,收入來源只能靠打工。
據調查,眾成生物公司為了打消不愿租地農民的疑慮,曾承諾公司建好后將解決西村村民的就業問題,但現在的實際情況卻是,“嫌麻煩,不用本地人”。
土地上面“長出”別墅
記者發現,被圈起來的1000多畝土地大部分荒廢著,只修建有10多座塑料大棚和數個溫室,絕大多數大棚都已破敗,有的露著大洞,有的頂架已經坍塌。據村民講,“這些大棚自從建好就沒怎么用過,現在里面長的都是雜草”。對此,康姓副總的回應是:“大棚是被大雪壓塌的。”
有村民指著一塊地氣憤地說:“這塊地一會兒弄成養殖場一會兒弄成停車場,現在用鐵絲網圈起來不知道又要干什么,一直荒著。你再看那一大塊地,以前都是日光大棚,不知怎么搞的,一會兒建起來一會兒又拆掉,從來沒種植過東西。”
比起撂荒,更令村民氣憤的是眾成生物公司的“壞地”行為,幾名村民指著數座大土堆對記者說:“他們用鏟車把能耕種的土壤層都鏟起來了,弄成土堆造景觀,好好的地都被他們破壞了。”
記者還注意到,園區內已修蓋了數棟磚混結構的別墅和會館樣式的建筑,數棟全木質的白色別墅正在修建。知情人告訴記者:“眾成生物公司計劃用這些房子發展餐飲娛樂。”
5月31日,眾成生物公司在智聯招聘網站發布了一則招聘餐廳服務員的信息。6月25日,記者撥通了該招聘信息中留下的聯系人趙經理的電話,詢問是在公司餐廳還是酒店工作,趙經理稱“是對外營業的酒店”,并稱“酒店就在農業示范園里面,現在正籌備開業,計劃招聘二三十個服務員,有在酒店工作經歷的人優先。”
農業示范園為何出現別墅?上述受訪的康姓副總稱:“農業用地允許有一定比例的設施用地,而且這些地有一部分是基本農田,還有一部分是荒地,好幾種性質,我們建房子的地是設施用地,建的都是實驗樓、辦公樓什么的。”
在記者的追問下,她坦承,“樹林里面建了一部分餐飲用的房子,用來搞生態餐飲,現在正在做審批,還沒有建完,我們園區整體風格都是歐式的。”
雖然近在咫尺的水泥墻上明確寫著基本農田“不準非農建設占用基本農田,不準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魚和進行畜禽養殖,以及其他嚴重破壞耕作層的生產經營活動”,但很明顯,這些條文并未起到作用。
公開資料顯示,從去年開始,眾成生物公司連續舉辦了兩屆太原國際花卉園藝博覽會,但知情人告訴記者:“所謂的園藝博覽會,就是眾成生物公司每年從南方買進來一些鮮花,臨時放在自己的溫室大棚里,并依此申請有關部門的補貼資金。”白峰也稱,他在種植苗木時也曾聽到張玉標給當地農委打電話報白皮松的棵數申請資金補貼。
對此,康姓副總稱“花卉基本上都是我們自己種的”。她還稱“我們從2010年建基地到現在,總共也就拿了不到200萬元的補貼,我們投入這么多,200萬元是微不足道的。”
當記者問都是什么名目的補貼時,康姓副總稱“補貼分好多種,比如針對我們花卉某一項科技研究的補貼支持。”
眾成生物公司的農業示范區如何建在了基本農田里,示范區中為何“長”出了數棟別墅?對此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