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隨著去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悄然升溫后,房地產信托也隨之重新升溫,并持續“高燒”中。據用益信托數據顯示,2013年前6個月共成立344款房地產信托,募集資金1080.92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33.84%,較去年全年21.83%的占比提升約12個百分點。房地產信托成為信托資金最主要的投向。
房地產信托火熱
自201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經歷宏觀調控后,房地產信托的發行也一度陷入低潮,失去了昔日的光環,淹沒在眾多房地產投資產品的列隊里。
市場的轉變,始于今年2月“新國五條”發布之后。
用益信托研究室研究員帥國讓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從1~6月份的成立數據來看,房地產信托的成立規模在經歷了前段時間的小波動之后,取代去年的基礎產業信托重新坐上成立規模頭把交椅,并且其成立規模占比遠遠超過去年22%~23%的范圍。
“從市場層面來看,房地產信托重新回到舞臺中央應該是在5月份,距離‘新國五條’發布兩個月之后,在多個投資領域受限的背景下,房地產信托全面勝出。”業內人士分析稱。
6月是房地產信托強勢增長的一個月。根據用益信托工作室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房地產領域共募集資金172.39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33.84%。萬達、旭輝、泰達等國內大型地產企業紛紛成為融資主角。
“今年以來,房地產信托一直是比較主要的業務之一,一季度房地產市場的復蘇奠定了房地產信托恢復增長的基調,尤其是‘新國五條’中有被視為利好房地產開發的兩則條款,在市場對房地產預期比較看好的同時,房地產信托的強勢回歸也不乏帶有信托版‘龐氏騙局’的色彩,因為今年二季度是房地產信托兌付的高峰期,很多是用來借新還舊的。”帥國讓表示。
普益財富研究員范杰認為,房地產基礎市場回暖以及部分項目續貸等促進了房地產信托的回歸,房地產領域的產品平均成立規模最高,為2.71億元,環比增加24.19%。但是預期收益率沒有延續上漲趨勢,房地產領域1至2(不含)、2至3(不含)年期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上漲0.89和0.32個百分點至10.59%和10.76%,3年以上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則下跌1.58個百分點至10.58%。因此只能說是回歸,還談不上強勢回歸。
風險可控
房地產信托如此強勢的回歸姿態除了與房地產市場復蘇預期增強密切相關外,也與房地產信托第二波兌付高峰來臨在時點上高度契合。根據中金公司預計,2013年預計到期房地產信托規模為2816億元,本息合計總還款額約為3100億元,峰值出現在2013年年中。
房地產信托強勁反彈的背后也恰是信托兌付第二波洪峰的來臨之際,兌付風險也因此成為其強勢回歸后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房地產信托的復出,其強勁反彈的融資規模在為地產企業注入大量資金的同時,也緩解了即將到來的信托兌付高峰。市場在做多房地產信托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釋了兌付風險,解決了地產商的流動性問題,也就是解決了房地產信托的流動性風險。
范杰也同樣認為,房地產信托出現大規模的、區域性的風險基本上不存在。房地產信托的“高燒”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