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清明假期成交創新低開發商開足馬力走量
發布時間:2014-04-09 來源:0352房網 編輯:卡卡
摘要:4月草長鶯飛、氣候宜人,既利于購房者看房選房,也是樓盤展示自身的景觀園林優勢的最佳時期,因此往往是房地產市場一年銷售旺季的起始,然而,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期間,北京樓市卻一反常態,銷量“速凍”。
據亞豪機構統計
數據顯示,2014年4月5日—4月7日的三天假期,北京僅簽約205套商品
住宅,
成交面積2.36萬平方米不僅無法與2009、2010年樓市旺盛時期三天售出千余套的水平相比,甚至低于2011年北京剛剛出臺
限購令之后的市場銷量。,如此低的銷量水平創自2008年開始清明節休假制度以來,近7年同期新低。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認為,造成北京樓市成交進入冰封期的最主要原因是剛需客群越來越重的猶疑觀望情緒所致。北京
房價目前已
上漲到階段性高位,對于剛需客群來說,購置一套房屋動輒需要
貸款上百萬元,已經超越了其經濟能力,但又出于擔憂房價繼續快速上漲,而又不得不抓緊看房選房,今年以來,北京推出的自住型
商品房新政令這部分客群的恐慌心態得到極大緩解,大量剛需客群轉而申購中低價位的自住型商品房,普通商品住宅市場成交因此出現回落。再加上今年春節后,
開發商受業績壓力、預售
價格管制的雙重制約,多采取平價策略推盤,房價回落跡象初現,是造成剛需客群止步于商品住宅市場的根本性原因。此外,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國家戰略之下,北京房價見頂,環首都經濟圈價格洼地顯現,促使樓市
投資客被分流至北京周邊的河北各板塊,北京購房客群進一步減少。剛需觀望、投資客轉移,疊加作用下導致北京樓市銷量失速下滑。
任啟鑫分析,隨著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上市項目量的增加,此消彼漲之下,普通商品住宅所占的市場份額將嚴重下降,
開盤項目低價入市、在售項目推出特價房的現象還會不斷增多,市場預期因此發生轉變,由剛需盤引發的“價量停滯”將最終影響到中高端市場,造成2014年商品住宅市場的整體萎靡。
據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4月5日—4月7日的三天清明假期期間,北京共有兩個項目推盤入市,分別是位于通州臺湖板塊的東亞·臺湖印象,以及位于密云的北京
城建·上河灣。其中東亞·臺湖印象共推出309套房源、北京城建·上河灣則大手筆單次放量460套,兩項目共為北京樓市新增769套商品住宅。
相比去年開發商單次往往僅推貨數十套的惜售心態,今年春節之后,眾多樓盤開足馬力,大舉推貨,單次300、400套的供應量越來越趨向于常態化。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后開盤的29個項目中,推貨量在300套以上的就有10個項目之多,占比超過三分之一;而去年同期的48個開盤項目中卻僅有8個項目大批量推貨,市場占比僅為六分之一。
對此,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自住型商品房沖擊導致樓市整體的銷量水平大幅下滑,影響到了開發企業上半年業績目標的實現,加之下半年普通商品住宅的市場狀況恐怕將會每況愈下,開發企業一方向為了實現半年業績,另一方面也是秉承“現金為王”的策略,因此在購房需求仍存的情況下,改變了推盤策略。將以往在購房需求旺盛的市場狀況下,采取的實現利潤率為目標,將樓盤價格定于購房者心理預期的上限,即“按價推貨”的方式改為“按需推貨”,也就是在排號客戶相對有限的前提下,以實現銷售數字為目標,為了盡量提升排號客戶轉化為認購的比例,因而大量推貨的同時調低定價,以滿足購房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