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2004年之前,樓梯房幾乎是我市市民買房子時的唯一選擇,那時,人們居住的房子大都在7層以下,爬樓梯還不算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后來,房子越建越高,電梯房開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憑借其方便快捷的優勢,電梯房逐漸獲得了市民的好感。
然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與日漸成熟,人們發現電梯房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一時間,樓梯房“洛陽紙貴”,成了房地產市場上的香餑餑,電梯房卻讓人愛恨兩難。
2004年之后,我市有一大批小高層和高層住宅陸續涌現,如巴黎華庭、格蘭云天、金色水岸·龍園、御馨花都、綠洲等,對于住在高層的市民來說,電梯無疑是最好的幫手。漸漸地,市民認同了電梯房,電梯房小區也逐漸蔓延開來。
在市民的廣泛認同之下,電梯房便名正言順地成為大同樓市的主角。市民紛紛從樓梯房搬進了電梯房,在來勢洶洶的電梯房重壓之下,樓梯房漸漸被市場冷落了。時至今日,細數大同商品住宅市場上的各個主流樓盤,相當多的都是高層、小高層電梯房小區。
2011年裝修新房的趙林也狠吃了幾次電梯不能用的苦頭。她說,來新房給裝修工人開門,卻碰到一次電梯停電和5次電梯維修,只得爬上了16樓。她現在擔心的是“要是住進來也這樣可怎么辦”。“上上下下”,電梯帶給人便利,可一旦罷工,那住電梯房的人就得吃點苦頭了。#p#副標題#e#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買房人最關注的房屋使用面積來看,電梯房因為有電梯、電梯候梯間、地下室等公建部分,需分攤的公用面積比樓梯房更多,實際得房率相對較低。以120平米來算,得房率在80%左右。樓梯房由于沒有需要公攤的電梯和門廳,得房率一般都在85%以上,一般樓梯房的得房率要比電梯房高10%左右。如果一個單元同時安裝2部以上的電梯,得房率將會更低。
電梯房所在小區的物業管理費一般也相對較高,而樓梯房較低。據了解,從物業管理收費看,電梯房要擔心十幾年后電梯的壽命,從維修資金上無形中又需要花費一大筆。另外,如今電梯費也多是獨立于物業管理費之外收取。
據記者了解,如今新社區如水泉灣·龍園、御錦源等的電梯費用都達到每月每平米0.5元,以一戶120平米計算,光電梯費用一年就需大約700多元。所以,雖然電梯房的普及是大勢所趨,然而對于購房者來說,由于電梯房的投入成本比樓梯房高,所以后期投入也高。
小高層、高層之所以稱為電梯房樓盤,就是因為有了能保證便捷上下的電梯。電梯如果質量不行或者維護保養不當,則成了使電梯房生活質量大打折扣的“罪魁禍首”。所以,購房者買房時,不能只關心房價、戶型等因素,電梯的質量、數量,尤其是維修保養等細節問題要特別關注。
記者在互聯網查詢到,電梯壽命通常為15年,一部住宅樓的電梯20萬到30萬元,每部電梯運行期間的維保費用每月為300元到700元不等。看待電梯的質量,業內人士認為,主要要看電梯的生產廠商實力(是否品牌)、運載力是否充足、防火是否符合規范、消防設施是否齊全,此外就是物管的維修保養情況。
目前,不少購房者對于買房要看電梯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一般也會了解一下電梯的品牌、數量等,但很少有人知道電梯保養維修的重要性。據了解,在外地不少城市,酒店、寫字樓等管理相對比較規范的使用單位,電梯事故很少發生,原因就是維修護理得比較好。而居民小區電梯事故多發,就是因為這些場所維保工作跟不上。
一些小區的物業管理貪圖眼前之利,不愿意為電梯維;ㄥX,或者在維保上以省錢為原則,請社會上一些報價便宜的雜牌或根本不具資質的電梯維修公司負責維保,這都是導致電梯存在安全隱患的重要原因,到頭來受害的還是廣大業主。
如今,購房者都知道買房要買物業管理信得過的樓盤,而物業管理水平究竟如何卻不得而知。因此,大家看房時不妨留個心眼,看看電梯保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