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經過兩年房地產政策的緊縮,各地樓市成交量持續回暖,大多數降價的項目停止降價,部分項目價格開始反彈。地方政府“頻繁微調”、貨幣政策相對放松,擔憂房價上漲的心理恐慌促使消費者預期發生微妙變化。一些城市微調了樓市政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調控。樓市的“價格底”和“政策底”似乎都已形成,不少購房者又開始感到恐慌。
盡管面臨著穩增長的壓力,但房地產調控的任務還沒有完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抓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特別是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住房限購等措施,鞏固調控成果。
恐慌性買盤拉高交易量
“我4月在西紅門看了一個新盤,那時不到19000元的價格,就考慮再等等,可最近去看,已經漲到22000元,看來我真得入手了。”北京市民李想說。
像李想一樣想法的購房者不在少數,雖然調控仍未放松,但成交量上漲、樓盤價格的提升改變了購房者的預期。也正是預期的改變,需求者的買漲不買跌,促使了成交量的大幅上漲。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調控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期。調控的效用明顯減小,政策的影響存在倒退風險。而房價的止跌上漲使得購房者再現局部恐慌。
堅定不移地加強房產調控
近期,有關部門負責人多次強調,將密切關注房地產市場的變化趨勢,并積極研究儲備政策。一旦房價出現反彈,將可能出臺更嚴厲的調控政策。
價格、政策和預期,構成了影響樓市走勢的三角形。
要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努力促進三個“合理回歸”。一是促進地方政府心態的回歸,逐步減少對房地產業的依賴;二是促進開發企業心態的回歸,回歸到售價與投入和合理的利潤相匹配;三是促進購房者心態的回歸,一方面要保證居民合理的自住性需求,另一方面要對投資、投機需求繼續保持高壓態勢。
專家指出,房地產調控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房價還沒有回到合理價位,與房地產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相關的制度建設也只是剛剛起步。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調控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