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據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2013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顯示,前6月全國房地產行業在開發投資、新開工面積、銷售情況及資金狀況方面均呈現出增長態勢。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說,新城鎮化的趨勢下,不同區域不同級別的城市,房地產依舊有很多機會,依舊是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通過調取東中西不同省份的上半年財政稅收數據顯示,在房地產稅源的有利開拓與支撐下,地方多省的財政狀況基本好于中央財政。
上半年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6722億元,同比增長46.3%。這一數據與去年上半年相比變化較大,去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了27.5%,而這部分錢基本也留在地方。
來自于房地產行業的稅收相當大一部分截留在地方,正由于全國經濟尚未回暖,地方房地產行業的增量帶來的稅收,穩住了地方稅收體系,多地地方稅收增量均高于中央財政。
以目前獲知的不完整信息來看,沿海的上海上半年財政收入增幅為8.7%、浙江為11.5%、廣東增幅16.3%、江蘇增幅13.2%,基本上均高于中央財政。明顯的對比背后與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貿易需求萎縮、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等因素密切相關。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此前表示,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主要是前幾個月房地產市場交易額大幅增加,帶動相應稅收增加。半年屬于地方財政收入的營業稅增長12.9%,地方其他稅種如契稅和土地增值稅,收入分別增長39.8%和28.1%。
以山東省為例,山東在7月初的上半年經濟形勢調度座談會上宣布,上半年公共財政收入2536.65億元,完成預算的54.8%,比去年同期增長12.5%。
在年初之時,由于擔心國五條對后市購房有很大的阻礙。全國大部分城市的樓市成交量明顯放大,在山東也是如此。山東的諸多城市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又陷入新一輪的“依賴”。
而在當日的發布會上,山東省財政廳的一位主要領導并不避諱這一形勢:上半年全省來自房地產業各項稅收總計432億元,增長56.7%,增收156.3億元,占全部收入增收額的53.7%,若剔除房地產稅收影響,上半年全省稅收僅增長10.3%。
“現在看來,房地產一直將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支柱,原來以為前一屆政府慢慢在剔除經濟對于房地產的依賴,但是到目前,這一現象并沒有得到轉變,反而在每一輪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依舊要依靠房地產的拉動。”江蘇蘇鼎房地產研究所長宋堅表示。
對于江蘇而言,雖然經濟發達,但在這個外向型經濟的省份而言,尤其碰上了內外經濟環境的波折,對于地產的依賴就彰顯出來。
6月末,自江蘇稅務部門的報告稱,今年全省房地產業對地方稅收的貢獻率持續上升,前5個月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的稅收收入達到7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拉動整個地方稅收入增長5.2個百分點,對地方稅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4.7%。
而隨著6月份的數據即將公布,江蘇上半年在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的稅收收入將輕而易舉突破800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