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近段時間,一則名為《山西太原房地產十強排名榜》的帖子在不少著名網站論壇的山西板塊出現,引起山西地產人的關注。不過,仔細一看不難發現,這個“十強”的確也只能是山西的十強,山西省年銷售額最高的房企,其業績不及全國排名第一的萬科集團的1%。
統計數據也顯示出同樣的尷尬,2013年,山西省商品房銷售額占GDP的比重僅為5.8%,而中部六省及我省周邊的河北、內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陜西等省商品房銷售額占GDP的比重分別為9.8%、7.0%、16.7%、11.5%、9.6%、11.3%、10.3%、10.0%,山西省房地產業對GDP的貢獻作用還處于弱勢。
此外,2013年,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1057.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5%,比2010年翻了一倍。其中住宅待售面積799.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0%。待售面積的增加也從側面反映出山西省房地產市場的“活力”不足。
山西省統計局專家分析稱,待售面積增加,嚴重制約了房地產開發業的發展,應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加以解決:對房地產開發項目手續不健全的,政府應督促其企業及時辦理相關手續,加快購房者簽訂購房合同,同時采取“以租帶售”、“租售并舉”的方式,加快庫存商品房的消化,增加企業利潤,此外再加強定量限價收購、定向銷售、合理補償等辦法,將待售的商品房轉化為解危解困或拆遷安置用房,出售給中低收入家庭及拆遷戶。
除了商品房待售面積持續增加外,山西省中小戶型住房新開工面積同比減少近五成,數據顯示去年全省房地產開發企業住宅新開工面積2723.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7個百分點。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新開工面積616.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5.2%。
“保持房地產開發業健康發展,解決好群眾住房問題,事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上述專家表示,要保持宏觀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結合本地房地產開發業的發展情況,不斷完善和細化政策措施,綜合運用規劃、稅收、金融、土地等手段,不斷改進和加強市場調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努力解決好住房問題,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做好棚戶區改造。因此,我省也應在繼續完善住房供應體系、積極推進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的同時,探索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增加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給,滿足不同層次群體的住房需求,有利于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降低城鎮化進程中人口合理轉移的門檻。
對此,太原市房地產管理局房屋管理處副處長高揚平表示,將嚴厲打擊無證違法銷售商品房的行為,對于存在違規銷售的樓盤要依法予以查處曝光,讓消費者購房放心、住得安心,切實保護購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作為我省房地產業最發達的城市,太原市未來將通過外引內聯,積極尋求合作伙伴,聯合省內外知名企業,引進資金、管理和技術,做大做強企業,充分發揮品牌優勢,以品牌帶動商品的銷售,從而帶動房地產開發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