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新城”建設導致開發商過度開發,造成三四線城市房屋存量過大。在庫存的壓力下,多個大型房企撤出,房價疲軟深度套牢中小開發商,三四線城市房價悲觀預期之類的觀點不絕于耳。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拐點到了嗎?
繼杭州某樓盤房價每平米直降3 0 0 0元后,江蘇常州某樓盤也加入降價行列,單價直降50 0 0元,濰坊一家樓盤每天推出10套特價房,最高優惠20萬元……近期多個大型房企撤出,房價疲軟深度套牢中小開發商,三四線城市房價悲觀預期之類的觀點不絕于耳。
2 月1 6 日出版的《投資與理財》,在《三四線城市房價拉響警報》一文中已經提到,三四線城市存在住房存量較大、消化速度緩慢、已經出現房子滯銷的情況。
空城遍布 剩了多少房子
某機構曾對20個典型城市樓市存量進行排名,其中青島以1504.1萬平方米的存量位居第一。由于青島旅游業的品牌效應,能夠吸引外來人口前來購置房產,導致房企在青島的樓市開發過于激進。青島的黃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被當地網友吐槽:馬路寬敞而整潔,就是沒有人。城市規劃的無序,使“新城”遍地,但后續需求乏力,使“新城”變成“鬼城”。
從數據來看,目前房屋高庫存且風險較大的主要分布在兩類城市。第一類是發達城市群中的邊緣城市,如溫州、杭州、福州。此類城市盡管經濟都很發達,但人口導入的速度并沒有預計的快。第二類是三四線城市的“新城”,比如丹東、濟寧、北海。
在該機構排出的存銷比榜單中,一線城市都相對合理,存銷比約在6 .0~8 .0,去化周期較長的城市基本都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以丹東為例,目前樓市庫存為282萬平米,存銷比為2 4 . 0,也就是在不新開盤的情況下,市場可售房源可銷售近兩年。相比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得花更長時間來消化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