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2014年上半年,山西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2.9個百分點,僅比周邊及中部其它省份中的內蒙高。探析其原因,項目規模大幅回落、開發企業籌措資金難度加大、開發企業庫存壓力大、地區發展不平衡是制約山西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項目規模大幅回落,對投資支撐力減弱
2014年上半年,全省房地產開發項目計劃總投資5480.6億元,同比增長11.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9.5個百分點。其中,新開工項目149個,比上年同期減少83個,同比下降35.8%,新開工項目平均投資規模2.2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35億元,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65.8億元,同比下降39.5%,新開工項目投資占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6.3%下降到14.9%。
(二)開發企業資金到位不足,影響開發投資進度
受國內外宏觀經濟整體下行態勢的影響,房地產開發企業籌措資金的難度也明顯加大。2014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499.0億元,僅比同期開發投資額多58.4億元,同比增長0.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1.2個百分點,比同期開發投資增速低5.7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31.3億元,同比增長2.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2個百分點;自籌資金241.2億元,同比增長0.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8.6個百分點;定金及預收款163.5億元,同比下降6.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7.0個百分點;個人按揭貸款38.2億元,同比下降2.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7.0個百分點。
(三)開發企業庫存量增加,資金回籠困難
在房屋竣工量快速增長,商品房銷售量低速增長的情況下,開發企業庫存量明顯增加,造成開發企業資金回籠困難。2014年上半年,山西省商品房銷售面積575.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1%,雖然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快13.1個百分點,但是商品房待售面積1217.7萬平方米,比同期銷售面積多642.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0.9%,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3.8個百分點。
(四)太原和大同兩市開發投資增速放緩,對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影響明顯
2014年以來,太原和大同兩市開發投資在占全省投資比重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開發投資增速明顯放緩。2014年上半年,太原和大同兩市開發投資分別完成139.3億元和71.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7.2%和5.9%,增幅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6.6和82.2個百分點,兩市合計占全省開發投資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7.7%提高到47.8%,對全省開發投資的貢獻率高達50.0%,拉動全省開發投資增速由上年同期14.8個百分點下降到3.2個百分點。

各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情況
三、促進房地產開發業穩定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是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不斷提高城鎮化質量的重大戰略舉措。各級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積極穩妥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要著力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以建設“一核一圈三群”為載體,做大做強一批區域中心城市,全面推進縣城建設,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為房地產開發業健康發展提供基礎。
(二)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
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不僅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而且有利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更是當前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房價的重要政策措施。一是要加大租賃型保障房建設力度,堅持以租為主、保租控售,滿足城鎮住房困難家庭多元化的保障需求;二是要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改善城市整體面貌;三是要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切實增加普通商品房供應,滿足有效剛性居住需求。
(三)千方百計地消化庫存,加快資金回籠
2010年前,商品房供給量不及銷售量;2010年后,商品房供給量卻超過了銷售量,這表明目前的房地產市場顯現出供大于求的局面。要加大去庫存,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通過政策引導,改善城市軟硬件環境,放寬準入門檻,鼓勵住房消費;另一方面需要企業加快完善手續,調整住房價格,搞好宣傳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