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松綁效果不及預期 太原樓市走向“新常態”
發布時間:2014-09-30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木子
摘要:踏著多地
樓市取消
限購的鼓點,
太原限購松綁已近60天。但是在限購放松之后,僅有部分
城市出現了
成交量顯著增長,在短暫繁榮過后,又跌至限購放松前的成交量水平。而剩余的多個城市,在限購取消后,遲遲未出現人們想象中的“井噴”和
市場復蘇的繁榮,依舊在低位徘徊。
2014年1月-8月,全
山西省
商品房銷售面積875.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6%,
住宅銷售面積80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增幅比2013年同期回落5.6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為392.8億元,同比增長10.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9.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為340.8億元,同比增長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9.4個百分點。
“從
監測的
數據看,限購松綁后,盡管成交量略微
上漲,但并未出現想象中的‘井噴’。”易居中國克而瑞華北(山西)公司總經理助理牛佩華分析,限購令執行已三年有余,消費者已習以為常。突然取消后,樓市
價格一定會上漲的這種心態,直接導致觀望情緒持續上升。
他認為,雖然限購已松綁,但限貸還未放開。如果說限購是資格問題,那么限貸則是資金問題,資金問題不解決,消費者還是無法
購房。因此,僅放松限購,對市場勢必影響甚微。
前不久,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抵并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住宅
地產轉折點已來臨,2014年各地政府已出臺一系列
政策救市,但流動性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放松,無論是放松限購還是一些刺激性政策,對住宅地產本身影響并不大。
太原理工大學教授陳新華也持同樣
觀點:限購放開是“新常態”下一件很普通的事情,限購令本身就是一個行政措施、一個權宜之計,它并不符合市場規律。“十八大”明確提出要把市場的事情交還給市場,不合時宜的限購早該取消。基于此,從限購松綁兩月的表現來看,太原
房地產市場起伏不大,價格平穩略降。
山西房地產業協會會長于世瑋分析:住宅地產的黃金時代已基本結束,今后太原
房地產市場也將由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
開發商在新常態下要有新的思維和舉措,要有危機意識,要適應形勢,在產品開發上要多考慮消費者的需求,把產品做精、做對路。
“從某種意義上講,眼下的房地產
調整期大大推動了競爭業態的變革。以前開發商并沒有真正研究過自己的建筑怎么樣?而文化地產和旅游地產等業態的出現導致房地產市場出現了真正的競爭和創新。”馬光遠打了個比方:東北有很多農村人搬到城里后,仍保留了養豬的習慣,但樓房無法養豬,于是開發商就在陽臺上設計出種菜和養豬的空間,這個創新不僅讓該項目供不應求,對整個房地產市場來講,也意味著業態逐漸向良性發展。
事實上,對于太原房地產市場而言,這樣的競爭業態早已被本土開發商窺出端倪。作為北城熱推的首個文化地產項目,山西寶潔地產開發的龍灣寫意是在這個包容省城首個新中式宅院和首個文化生活住區的項目中,還打造了一個坐實文化地產項目的建筑——太原藝術博物館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山西寶潔房地產副總經理張軍對此作出解釋:文化能滋養生活、文化還能滋養建筑。我們給業主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套鋼筋水泥的房子,而是要讓這棟房子有生命力和內涵,因此在產品附加值開發和產品品質領域,我們下的功夫最多。張軍認為,房地產市場的黃金時代已逐漸轉為消費者購
買房子的黃金時代。
陳新華認為,近兩年來,除了高端盤,太原
房價并沒有過高增長,大部分
樓盤的價格與成本很接近。據測算,目前新建住宅成本每平方米6000元至7000元,市場
均價是每平方米8000元至9000元,成本與價格基本吻合。他對
太原樓市后期的基本判斷是:平穩過度,兩年左右略升,因此現在是選擇房子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