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房產中介迅速發展 降傭金產生鯰魚效應
發布時間:2015-04-14 來源:0352房網 編輯:糖果
摘要:“互聯網+”,2015年兩會熱詞之一;ヂ摼W將成為推動產業升級與創新的重要驅動,同時,也將成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推動力。目前,隨著與互聯網的結合,
房地產、養老、醫療、創業就業等領域,都出現了一些新的態勢。這些態勢會怎樣發展?“互聯網+”將怎樣惠及民生?小編與您共同關注這些新鮮變化。
沙丁魚群中沖進一條鯰魚,整個魚群的生態便產生了變化。
二手房市場的“鯰魚”來了:近期,二手房市場掀起并購高潮:繼收購上海德佑地產后,鏈家地產又將易家地產納入網上平臺;58同城收購電商安居客;世聯行則于日前宣布,擬
投資4.2億元收購Q房網15%的股權……
2014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
房產中介異軍突起,引發房產中介業軒然大波。中斷合作、圍堵辦公樓……傳統中介與新興電商從“如膠似漆”到“公然開戰”,再到初春的“喜結良緣”,互聯網究竟給二手房市場帶來了什么?會引發房產中介的顛覆性革新嗎?
打破“租客房東兩頭吃”、信息不對稱格局
“手機號注冊,客戶端約看房,挺適合上班族。”在
北京工作的白領丁小姐,在街邊看到互聯網房產中介愛屋吉屋的
廣告,就下載了客戶端,預約單下了不到兩分鐘,就有經紀人約她看房。“工作太忙,沒時間去門店轉悠。他們界面做得挺舒服,傭金又便宜,就試了試。”
2014年,
樓市深度
調整,本就
成交量偏低的房地產中介市場還迎來了互聯網“攪局者”。搜房網從房產信息發布平臺進軍線下服務領域,而愛屋吉屋等“新貴”則直接以離線商務模式亮相市場。這批“鯰魚”一殺入市場,就展示了互聯網跨界競爭的最大優勢——廉價。
在二手房市場,2015年1月,搜房網在北京等5個
城市試水“0.5傭金”模式。通過其APP及PC平臺實現二手房交易,交易雙方就只需支付成交總額0.5%的傭金。而傳統房地產中介最高可以收取2.7%的中介費。這意味著電商平臺二手房交易的傭金費用只有傳統中介的1/5。
愛屋吉屋在北京收取傳統
租房傭金一半的費用,在上海地區對房客免傭金,對房東收傭35%;而傳統中介一般是租客、房東“兩頭吃”,各收取月租的35%。2014年3月才成立的愛屋吉屋,只用了不到9個月的時間,就躍居上海房屋
租賃中介市場總成交量第一。
對于這些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傳統中介的態度也很明確。2014年11月,鏈家地產、我愛我家等傳統房產中介機構相繼宣布,全面停止與搜房網的合作。2015年春節前,互聯網房產中介搜房網的武漢分公司兩次被多家中介公司圍堵,整個辦公區一度癱瘓。
“中介當然需要改革。中介賺取的居間中介費主要是信息費與擔保費。在過去互聯網不發達時期,利用信息不對稱賺錢,甚至黑經紀違法賺差價。搜房用0.5%的低價沖擊市場,的確有利于倒逼傳統中介提高服務水平。”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
互聯網與傳統中介原本是產業鏈的上下游,前者負責線上推廣,后者負責線下服務。而這條產業鏈的贏利模式則是房產中介賺取交易雙方傭金,再拿出傭金的3%至5%投放到互聯網上做推廣營銷,這也被業內稱為“端口費”。
黏合度、透明度更高,但信任度不及實體店
小編十分看好互聯網中介的未來。一方面,傳統中介是以房為中心,中介跟著房子走,客戶選門店的隨意性較強。換區域選房,就可能會更換中介機構,而互聯網中介與客戶的黏合度更高。只要服務好,客戶到哪里,都會利用同一個移動終端下單。此外,互聯網中介不再是中介機構與租賃雙方分別簽合同,而是租賃雙方面對面簽約,提高了透明度,杜絕了“陰陽合同”。只收取居間費的中介,依然提供合同糾紛調解等居間服務,對客戶而言性價比更高。
互聯網的優勢對房地產中介的影響并不小。即便是傳統中介,也在加快互聯網布局。像占北京二手房市場交易份額55%的鏈家地產,其中1/4的生意是線上業務帶來的;其投資的電商丁丁租房,也是主打租客零傭金。
不過互聯網并未掀起實體店的關店潮。現在信用體系仍不健全的,在進行大額交易時,傳統中介的信譽擔保,特別是在實體店內簽約,仍被消費者高度依賴。
未顛覆傳統中介模式,而是加速其服務升級
互聯網會消滅房產中介,形成老業主與新業主直面談判的二手房交易新格局嗎?
“房地產和其他電商消費不一樣。一個人可以天天淘寶下單,但大部分人一輩子可能只買一次房。這就意味房產電商不可能像顛覆快消品那樣,靠規模取勝。”除了數量規模,產業鏈條也不一樣。房地產交易額巨大、交易對象唯一,其特點恰恰以慎重為先,本身往往只有一個中間環節,即房產中介。事實上,目前崛起較快的互聯網中介公司盡管在撮合買賣雙方、租賃雙方當面簽約,但本質上還是中介公司。
在高
房價基礎下,需要經紀人提供覆蓋查明房源、鑒別估值、信用擔保等一系列專業服務,不是互聯網技術可以替代的。因此,即便在歐美發達國家,居間中介費用也常常高達5%至6%。人們是在以支付經紀傭金,來換取安全感;ヂ摼W對二手房市場的沖擊,遠遠沒有快速消費品行業那么大。
事實上,互聯網并沒有消滅中介,反而在加速提升經紀人隊伍的素質。像近期二手房市場的多起“新舊混搭”的并購案,就足以說明無論是傳統中介還是新型電商,都力求打造完整的房源
數據庫,形成核心競爭力,努力在互聯網時代多分一杯羹。無論線上線下的中介,目前都是靠傭金盈利;ヂ摼W還很難消滅房產中介行業,而是加速房產中介向更高效、更誠信、更強的線下服務能力的方向發展。
移動互聯網條件下的新型房產電商優勢很明顯:互聯網的平臺可以黏附大量客戶;由于沒有實體鋪面的租金成本,房產電商給予經紀人的提成比傳統中介高;房屋租售雙方支付的傭金也比傳統中介要低很多。這必然對傳統中介市場造成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