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作為弘揚中國文化的“易博園”若能在海南落建,那將對海南的文化發展帶來巨大的益處,但如果只是借易學之名粗暴的圈地建房,讓國學淪為圈地的“嫁衣”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凝聚中華幾千年文化精髓的易經文化在當下社會正逐漸淡去身影,曾仕強先生為弘揚國粹精華四處游走講學,并把易經之道融入商道之中,提出易經管理、人倫關系與企業倫等著名觀點,被譽為中國式管理大師、華人三大管理學家之一……獲取無數榮譽的曾仕強先生在易經國學上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11年6月15日先生在海南省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中華易經文化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主題講座,受到海南旅游業界關注。在瓊講學期間曾仕強曾赴臨高縣實地考察,并表示對臨高縣高山嶺的自然環境非常滿意,這個海南省級自然保護區讓曾仕強先生印象尤為深刻。一切似乎注定,大師的國學之游職位臨高縣高山嶺而來。
臨高縣2010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6.12億元,而大師為這片他看上這片山水定價為200億元,如此巨額的投資仿佛沒讓臨高縣興奮起來,對此臨高縣地方政府并未作出相應說明,大師豪擲的200億如泥沉大海般廖無聲息,整個事件也變得撲朔迷離。
“老曾之言,圈地之笛,嬉笑怒罵,皆為國學。” 曾仕強先生雖未備東坡之酒,但已顯彷徨之“醉”,這位臺灣易經國學大師欲斥資200億人民幣,在臨高打造占地25000畝“易博園”,這個規劃用地面積超過3個上海世博園,堪比6倍頤和園的“國學勝地”被指“借雞下蛋”—盜用國學之名行圈地之實。海南是否會繼推出旅游地產后,再次閃耀上線“易經地產”?
然而這樣一位無數光環加身的國學大師唯獨相中了被人冠名“文化沙漠”之稱的海南,而在海南選中的偏偏是臨高縣,并非三亞海口這樣本地文化與外地文化激烈交錯的地區。一種優秀文化的傳播需以聚集人氣為基礎,脫離個體因素何來傳播;經歷數十年發展的海南早已不是“蠻荒孤島”的原狀,隨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各方建設正積極健康的向上發展;在海南發展大潮中率先崛起的海口三亞如嗷嗷待哺的嬰兒,亟需文化營養的汲取,而國學圣地的選擇恰恰放棄了這些地區,轉而選擇了自然景區的臨高縣高山嶺,是偶然還是有意?
上海世博園的面積僅占它的1/3,如此磅礴的大手筆到底要向人展示什么?只因“我”看上了這片土地,所以讓“我”以國學之名來將其“拯救”之吧,一個省級單位的自然保護區就因曾仕強大師先生覺得自然風景不錯,就擬圈地25000畝以國學之名建“易博園”。來自北京的網友“熊貓老大爺”說,以前搞地產就是赤裸裸的要塊地,后來進步一點,需要點說頭,最先開始的是高爾夫地產,接著旅游地產出籠,后來又是藝術地產,再來出現了遺址地產,但是什么都不必這個“易經地產”來得忽悠厲害。
臨高縣高山嶺是海南省級自然保護區,目前當地旅游部門在此建設了旅游服務設施,以接待海內外游客。有天涯網友指出高山嶺已是臨高縣未被開發的最后一塊處女地了,國學大師如此高調的叫價要地讓他很是擔憂這最后的凈土。#p#副標題#e#
曾仕強先生流露出對高山嶺有意后,瞬間引起眾人非議。有人認為這是海南的福音,是海南文明的進步,易經是中華文化一部分,搞個博覽園不能算是圈地,就算沒有臺商投資,海南也會一樣搞土地招標;但大部分網友認為這只是借國學的偽裝圈地進行房產開發,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很可能就這樣被抹去;北京網友“鄒犟犟”對這樣的拿地方式深表厭惡的說,200億算什么?如今投資海南的項目少了1000億都不好意思說出去!
一個政府苦心經營的自然保護區,“唯一”未受房地產開發影響的凈地是否會因國學之說就從臨高縣地圖上抹去,國學所崇尚的道德與文化是否會充當宰殺高山嶺自然保護區的“屠刀”?在200億資金的誘惑下,臨高縣最后僅存的處女地改如何抉擇。
自海南建設國際旅游旅游島提出以來,無數商家、資金的涌入帶動了房地產市場的飛速發展,海南進入了城市建設的高峰期,各式名目的圈地建設成為了開發商慣用手段,海岸沿線林立的海景房吞噬了整個海岸線,以養生為名的中部地區“山景房”也在逐步蠶食稀缺的山地自然資源。
海南旅游地產的發展應契合整個旅游島的建設規劃,各式各樣的借以“偽”學名義進行的圈地行為不符合城市的長遠發展,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合理利用旅游資源是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根本,人們需要了解欣賞的是海南熱帶濱海城市的自然美景,而不是鋼筋水泥堆砌的高樓!
在廊坊某開發區有一個收留殘障孩子的孤兒院到處受到逼迫,為了解決這一困境,當地政府以1元錢的價格賣了一塊2000平的地給這對開辦孤兒院的美國基督徒夫妻,建了一棟很美的小屋,成為很多殘障孤兒的樂土。通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任一美好的想法初衷需有一個完美的結合,而不是借雞生蛋,借勢發財。
在名目繁多的項目里,有少部分開發商巧借名目進入房產市場,借養生、高爾夫等頭銜大肆發展房地產。曾仕強先生弘揚國學之心讓人肅然起敬,但擬建占地面積如此之大的“易博園”是否真為展示易經文化?借道易經國學進軍房地產業仿佛才是這出“劇目”的根本。“黃金旅游城市的巨大潛力也讓國學大師動了吸金‘凡心’!”這樣的觀點成為大多數人對大師建“易博園”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