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企回歸一線小房企已現退市 利潤增速下降
發布時間:2015-08-22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郭瑞瑞
摘要:8月19日,碧桂園集團在香港舉行2015年度中期業績發布會,令人有些意外的是,這家一直主打三四線
城市的
房企上半年半數業績竟來自一二線城市,碧桂園集團總裁、執行董事莫斌表示,公司過去的“環抱一二線”已變為“進軍一二線”。事實上,在上半年,回歸
一線城市成了不少大房企的重中之重。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萬科、
恒大、碧桂園等龍頭房企上半年業績仍保持較高增長,但行業利潤下降趨勢已成共識;而小房企則日子越發難捱,今年南京已有近十家房企退市和轉讓項目。
大小房企業績分化嚴重
碧桂園中報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總收入為473.3億元,同比增長約23.5%;毛利約為109.75億元,同比增長0.2%;核心凈利潤約為48.8億元,同比增長3.6%。據悉,年初碧桂園制定2015年全年業績目標為1350億元,按此計算,2015上半年已完成目標的四成,前七個月已完成45.59%。
上半年的靚麗業績同樣發生在萬科、恒大等龍頭房企身上。萬科2015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02.7億元,同比增長22.7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5億元,同比增長0.77%。恒大
地產1-7月實現
銷售額1012.1億元,同比增長26.3%。招商地產1-7月簽約銷售金額243.03億元,同比增加21.92%;金地集團1-7月簽約金額268.9億元,同比增長37%;整體而言,地產龍頭企業2015年上半年業績仍保持較高增長。
不過,房企分化現象非常明顯。在已公布半年度報告的公司中,運盛醫療、陽光股份、世紀星源、萊茵置業、九龍山虧損1600萬元以上,空港股份、中
房地產、華遠地產、華麗家族、榮安地產業績下滑三成以上。另外,公布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的公司中超過20家預虧,其中,嘉凱城預計虧損達2億元。
中小房企日子則更難過。日前,浙江廣廈發布公告,宣布公司在未來三年內將逐步退出房地產行業,轉向影視文化等新行業。而就在此前一周,在南京一度擁有7個項目的常州華光地產宣布破產,同樣多盤開發的昆侖沃華也深陷資金鏈困境。據媒體報道,僅今年以來,僅南京地產業就已傳出近十起開發企業轉讓股權和旗下項目的事件。
大房企的一線進行曲
對于碧桂園上半年的靚麗業績,碧桂園總裁莫斌坦陳,期內集團約50%銷售貢獻來自于面向一二城市
市場項目,另有約50%來自于面向三四城市市場的項目。
事實上,碧桂園大力進軍一線的舉動也成為業績發布會焦點。莫斌表示,碧桂園過去的“環抱一二線”已經變為“進軍一二線”。集團已宣布正式成立一線城市事業部。
而據相關媒體觀察,今年加碼布局一線城市的房企快速增長。如恒大集團自2013年后
調整戰略布局,全面平衡一、二、三線城市項目的布局。截至目前,恒大已在
北京獲得包括豆各莊、來廣營、東壩等多個核心地塊。
時代地產則繼續
投資“大廣州”地區,今年上半年,該房企在廣州與佛山合共購入四塊
土地,耗資39億元。華發為搶一線土地資源,不惜巨資多次刷新地王紀錄。統計顯示,上半年,20家典型房企中有13家在一線城市拿地,合計金額951億元,占
全國拿地總金額的53.7%。
房企回歸一線,當然是為了利潤考慮。利潤增幅下降已成房企面臨的共同問題。據統計,上市房企上半年平均凈利潤率僅為9.12%,首次跌入個位數,這表明地產行業已進入中低利潤行業。碧桂園盡管上半年總收入同比增幅達到23.5%,但核心凈利潤增幅僅為3.6%。而萬科中報也顯示,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5億元,同比增長0.77%。
嚴峻的形勢下,融資能力已成房企競爭關鍵。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共有54家房企發布境內債券融資預案,涉資1800億元,28家企業債務融資實施,融資總額549億元。加上7月以來新增的龍湖、碧桂園、華夏幸福、融創等公司債,截至目前,房企公司債融資總額超過2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