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博弈:信息聯網面臨多重阻力
住房信息聯網與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一樣,被外界披上了“反腐”的外衣。市場人士認為“房氏家族”屢屢曝光就與房產信息系統和社會征信系統的缺失有關。而信息聯網有助于發現腐敗活動,斬斷利益輸送。
但信息聯網也不得不面對多套房擁有者的反對。此前,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聯網的技術難度不大,但地方政府和公眾并不情愿接受聯網。“住房信息聯網的進度并不理想,在實施過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小”。
賈康認為,住房信息聯網觸及部分人的利益,不希望過分將這一財產進行暴露,地方政府不配合、官員信息難公開、基礎數據整理龐雜等因素均使這項工作寸步難行。
媒體發現,對于住房信息聯網,地方政府積極性的確不高。一位地方官員表示,2013年年初,廣州番禺區城管局政委蔡彬被查出擁有22套房。“一個處級干部在一個城市的‘家底’就如此觸目驚心,要真是全國聯網、試點鋪開,面臨的腐敗官員阻力可想而知”。
除了面臨腐敗官員的阻力外,“信息安全”是另一股重要阻力。“我國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嚴重。而房產是自古以來我國家庭儲蓄最大財產,也是隱私最大部分。”趙路興表示,很多人顧慮一旦個人房產信息聯網,會造成大量個人信息泄露,所以在沒有完善的個人信息保障制度之前,聯網工作也會有一定的困難。
趙路興稱,一旦信息聯網,就意味著房產稅將會開征,“信息聯網后,開征房產稅,多套房擁有者自然有抵觸情緒”。
“一些對推進個人住房信息聯網有決定權的人可能并不想實現聯網,或者不想在當前這個階段實現聯網。”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表示,房地產行業,一直是許多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部分地方官員擔心,住房信息全國聯網后,會對地方GDP的增長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陜西神木等三四線靠著房地產業發展起來的城市,當地不少身家千萬的富豪都是依靠著房地產發家致富。一旦住房信息全國聯網后,可能造成當地房地產的泡沫化,甚至是地方經濟體系的半解體。
預期:市場變化取決于信息透明度
此前,對于信息聯網的兄弟———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在微博中表示:“這是好政策,如果今年實施,房價馬上會跌。”
“會擠出部分存量房,加大市場供應量。”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一方面,信息聯網意味著財產公開,房產隱秘資產的功能消失。另一方面,信息聯網意味著征收房產稅,房產類黃金的儲蓄財富作用下降。當原有作用消失,自然會迫使多套房擁有者拋售房產。
信息聯網后是否會引起拋房潮?趙路興認為,即便信息聯網過后,也不會出現即刻大規模運動式的拋房現象。“過于敏感的人會拋一些,大多數人仍會采取觀望態度,看后續政策”。
對住房信息聯網的降房價效用,趙路興表示,住房信息聯網將對不同城市的影響不同。他認為,三四線城市房價會受較大影響繼而下降,但一二線城市降房價較難“我國人口移動方向比較特殊,不是分級節流,是絕大部分向特大城市、大城市流動,呈現中小城市凈流出、特大城市凈流入怪相。所以需求可以較好支撐,但房價漲幅將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張大偉表示,政策“可大可小”,信息聯網對房地產市場影響程度還取決于信息的透明度,透明度則包括數據完整度和開放度。他認為,如果我國住房信息聯網后僅提供內部查詢,則對市場影響較小。但如果像香港一樣完全透明化,房屋價值可明確估算,并可查詢每個人名下房產,則市場將會發生較大變化。據他介紹,香港住房信息是完全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查詢。可以查詢到房屋購買日期,交易次數以及每次交易價格,之前主人,周圍房產價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