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住房租賃制度改革正呈現全國蔓延的態勢,各地政府出臺住房租賃改革文件,多地還明確允許改建房屋用于租賃。目前租賃市場涉及人口在1億以上,年租金已經突破1萬億元,這一巨大市場也將成為房企轉型升級機遇期。
“過去重視買賣市場,不重視租賃市場的現狀要發生改變。”劉洪玉建議房產企業包括產業鏈條上的其他參與者,要開始思考怎么在租賃市場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樓市降溫除了類似的限購舉措,事實上,今年以來,關于住房租賃制度的改革正在多地推進。
據相關媒體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9日,已有甘肅、海南、河北、遼寧、甘肅、四川、江西、吉林、上海、北京等地相繼出臺文件或政策,促進住房租賃的規模化、專業化發展。
多位受訪專家對相關媒體表示,住房租賃制度改革正呈現全國蔓延的態勢。政府正從供應和需求兩端,建設租售并舉的市場化住房體系,培育健康有序的住房租賃市場,以淡化市場對購買自有住房的依賴,并引導企業規模化提供租賃住房。
培育住房租賃市場
相關媒體梳理各地出臺的住房租賃改革文件,發現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培育市場供應主體、鼓勵住房消費、完善公共租賃住房、加強住房租賃監管等幾個方面,同時提出將從稅收優惠、金融、土地等,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其中,四川提出,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改變經營方式,從單一的開發銷售向租售并舉模式轉變。房地產開發企業將持有的存量房源向社會出租的,地方政府可給予一定獎勵。
河北提出,各地區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將現有政府投資和管理的公租房交由住房租賃企業運營管理。遼寧則在此基本上增加了機關、企事業單位可將職工宿舍委托給住房租賃企業運營管理。
多地還明確允許改建房屋用于租賃。合富輝煌集團房地產經濟研究院院長龍斌認為,這是在建立租售并舉的住房制度中,比較重要的、也是會很快見效的政策。
龍斌分析,在過去,商用房在二手房轉手時受商業水、電、氣等影響,往往跟同等地段的住宅價格差距較大。允許改建房屋用于租賃,這對于商用房和商用性質土地屬于利好,對于盤活商用房的存量,去庫存有一定好處,也可以增加保障類住房的供應。
除了上述省份,北京和上海也在行動。 為了培育專業的住房租賃市場以及抑制房價上漲,上海和北京分別于5月和11月推出租售并舉地塊,引導房地產商變房東。
其中,上海在出讓土地的條件中,新設置了“15%的面積需要企業自持70年”的要求;北京推出的四幅地塊,競拍結果是住宅部分100%由開發商自持。
北京市規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北京的創新舉措,旨在鼓勵、引導開發企業利用已建成住房或新建住房開展租賃業務。
除此之外,北京還加大對公租房的供應。2016年底,北京將有近3.2萬套公租房陸續交付使用,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的公租房配租。
廣東方面也有動作。11月24日,廣東省長朱小丹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18年,廣東基本形成供應主體多元、經營服務規范、租賃關系穩定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
房產企業轉型機遇期
按照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司長高志勇的說法,目前租賃市場涉及人口在1億以上,年租金已經突破1萬億元,這一巨大市場也將成為房企轉型升級機遇期。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隨著房價越來越高,人的流動性越來越大,租房將是一個很重要的選擇。
“過去重視買賣市場,不重視租賃市場的現狀要發生改變。”劉洪玉建議房產企業包括產業鏈條上的其他參與者,要開始思考怎么在租賃市場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以后,開發商會從投資者向專業服務者的角色轉變,專業服務者這一角色將越來越重要。未來開發商會增加運營管理商職能,再往后可能還要增加基金管理者角色。”劉洪玉認為。
但在租售并舉的住房制度改革過程中,當前還面臨住房租售比過低的問題,尤其是在一線城市。
來自安居客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上、深租售比均超過600個月,也就是說至少要超過50年才能通過房租收回成本。
北京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此前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出租房屋的收益率偏低,房屋出租的稅費高、融資成本高、運營成本高等,是影響當前住房租賃市場的規模化經營的一個核心的難點。
龍斌則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政府能把文件中,對房產企業的稅收優惠、金融、土地支持等一系列政策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