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2014年房地產市場主要調控任務是防風險
發布時間:2014-04-22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李建霞
摘要:房地產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區域分化和市場分化日益明顯。2014年1-3月份,房地產市場整體指標全面收縮。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6.8%,創下2013年以來最低值。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3.8%和5.2%,降幅在持續擴大。房屋新開工面積和竣工面積分別同比下降25.2%和4.9%,表現出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預期發生很大變化,在住房銷售情況不理想的情況下,未來房地產市場的運行風險在增加,加上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增速的大幅下降(1-3月份,到位資金同比增速為6.6%,比1-2月份繼續大幅下降5.8個百分點),放緩了新開工和竣工速度。
從區域看,東部地區房地產市場率先出現明顯回調跡象。1-3月份,東部地區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10%和11.5%,中部地區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6.8%和8.4%,西部地區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銷售額同比增長4%。考慮到東部地區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商品房銷售面積分別占
全國的60%和48%,未來幾個月如果仍延續一季度的回調趨勢,就會帶動全國房地產市場各項指標持續走低。
房地產市場明顯回調,但
土地市場仍基本延續年初的火熱趨勢,“房冷地熱”的兩重天現象沒有改變。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2.3%,比1-2月份回落8.8個百分點,但土地
成交價款增長11.4%,提高2.5個百分點。“一降一升”的現象,說明土地購置
價格上升很快。國土資源部全國
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主要監測城市
住宅地價同比增長9.52%,連續6個季度加速
上漲。重點監測城市住宅地價同比增長12.17%,環比增長2.75%。
總的來說,2014年第一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尤其是
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
土地市場升溫現象,是一種周期性現象,不是突然出現的,長期看是房地產市場區域分化的表現,這是由住房供需狀況決定的。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三四線城市住房供應過剩的問題開始顯現,許多大型
房企開始把資金從三四線城市撤回到一二線城市,這是促使土地市場明顯升溫的重要因素。
從第一季度的房地產和土地市場形勢看,當前房地產和土地市場處在高度敏感期,在房地產銷售量回落的情況下,地價水平持續走高,這里面蘊含很大的風險。如果
房價回落,就意味著當前高價拿地的開發企業資產負債率會大幅上升,降低各類土地抵押
貸款價值,金融機構的貸款風險和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就會隨之上升。
總的判斷是,2014年房地產和土地市場的主要
調控任務是防范風險。長期來看,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土地供應量調節機制,保持土地供應合理規模。以房地產用地為例,住房供求矛盾突出的城市,應根據當地實際需求增加各類住房用地供應。住房供過于求的城市,應減少相應類型住房用地供應。
評論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邵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