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樓市調整初見端倪,各地政府就紛紛暗救明托,以至于連央行也坐不住了,一邊強調“不會輕易采取大規模刺激政策”,一邊卻又表態“松動房貸政策”。這到底是開的什么藥方?
5月12日,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召開住房金融服務專題座談會明確提出,要優先滿足居民家庭首次購買自住普通商品房的貸款需求,并合理確定首套房貸款利率水平,及時審批和發放符合條件的個人的住房貸款。
這一次,上演“救市門”的主角從地方政府上升到了中央層面,對信貸政策“窗口指導”的部門也并非銀監會,而是央行。盡管同為對信貸政策產生影響的職能機構,但央行的力度顯然更能凸顯高層對此時樓市異動的關注。
耐人尋味的是,房地產業“娘家人”住建部在關于如何調控樓市上近期卻始終未見發聲。暴漲十多年的樓市剛見調整就真的到了要去救的地步了嗎?以前是越調越漲,現在救市就能救起嗎?地方政府有救市沖動,需要拿出真金白銀的商業銀行,這個時候真的愿意慷慨解囊填窟窿?
“現在與2012年的情況并不相同,‘錢荒’后遺癥仍然存在,如果沒有銀根的實質性放松,存準率不下調,此類窗口指導的效果在今年就會比較有限。”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稱。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名譽會長聶梅生的觀點就更有意思:“在2013年這一屆政府對房地產沒有出臺政策的情況下,這種反應是市場內部供求關系和經濟基本面發生變化,而不是因為樓市調控。”或許,買漲不買跌的樓市往哪里走,關鍵還是取決于市場本身。
“救市”模式重啟?
樓市敏感期,央行此次“窗口指導”一石激起千層浪,市場緊盯的還是會否出現信貸放松的信號。
“央行的態度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稱,此次央行發聲,意味著信貸政策的調整將是大概率事件,同時更凸顯出監管層對此輪樓市異動的重視。問題的關鍵是,銀行會如何配合?
“融360”金融搜索平臺發布的4月份房貸分析報告顯示, 在對全國23個熱點城市進行的調查中, 4月全國最低房貸利率提升至9折,個別銀行最高上浮40%。目前僅有9個城市還存在利率優惠,并有16個城市出現停貸現象。
“央行研究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改進住房金融服務有關工作,意味著貨幣政策微調走向定向寬松。”張宏偉認為,央行釋放這樣的信號,主要是從宏觀經濟著眼點出發,當前宏觀經濟觸底,仍然需要房地產適度拉動宏觀經濟的增長。
實際上,央行“優待首套房貸款政策”的提法并非首次。2012年初,央行也曾明確提及滿足首次購房家庭的貸款需求,隨后中國房地產市場再次出現量價齊升。
經濟下行的壓力,對于地方政府而言,更為緊迫。不過,迫切希望啟動“救市”模式的地方政府卻遮遮掩掩,并未“出重拳”。目前,鄭州、無錫、杭州、天津等地只是對限購政策、公積金貸款等政策進行了微調。
“從目前已出臺的地方新政來看,政策力度并不算大,大部分政策是在購房資格上做文章,信貸、稅收政策調整較小。”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指出,對比2008年的地方政府救市,當時地方除了下調公積金貸款首付及放寬貸款年限外,部分城市還出臺了減免稅費或者直接給予財政補貼等政策。
不僅如此,地方政府對“救市”的提法也十分慎重。鄭州原定于5月12日就新的管理辦法舉辦新聞發布會,也在離約定時間半小時之際臨時取消。5月6日,媒體查詢安徽銅陵市政府信息公開網和住建委官網,均沒有相關政策內容,銅陵財政局官網上原本登出的補貼契稅的文件也被刪除。
“對于目前的樓市而言,關鍵的問題在于資金緊張。開發商的融資渠道、融資成本、購房人個貸發放的成本和發放的速度都和以前不一樣。”聶梅生認為,如果在資金的問題上不能放松,那“救市”是很難見到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