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年底,中國的城鎮總人口7.12億人,占全國總人口52.6%。但這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沒有城鎮戶口。按照公安部的戶籍統計,中國實際的城鎮化率只有35.2%,有將近2.4億的城鎮人口只是常住城鎮卻沒有城鎮戶籍,這其中大多數是農村人口。
如何讓這部分“偽城鎮化”人口真正融入城市,成為當務之急。
陳錫文認為,這方面目前主要有四大問題,一是就業問題。農民工就業主要是靠民營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和個體經濟來解決。現在全社會就業增量的90%以上是靠民營經濟,所以我們的政策一定要向民營經濟、向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更多傾斜,對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二是住房問題。要把農民工轉為市民,能住下來是基本條件。在城鎮擁有自有住房的農民工只有0.7%。所有農民工中繳納住房公積金的人還不到3%。因此解決農民工轉市民后的住房問題,缺口相當大。
三是社會保障問題。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農民工2011年底參加城鎮養老保險的比重為 16.4%,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的為18.6%,參加工傷保險的為27%,參加失業保險的為9.4%。以目前農民工的參保率和繳費水平看,缺口相當大。如按照80%的缺口計算,1.6億進城農民工,每年繳納各項城鎮社會保險的缺口至少在1萬億元以上。
四是隨遷子女的入學問題。我國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1.5億人,其中2500多萬是城鎮戶籍,1.25億多是農業戶籍人口。去年年底隨農民工父母進城到城鎮就讀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有1260萬。因此,義務教育資源的城鄉布局要抓緊研究,何況解決了農民工隨遷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緊接著的就是高中階段教育和考大學的問題。
上一篇:國土部: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用地一律不批
下一篇:山西省大同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