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全年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村衛生室)3067個,床位15917張。其中,醫院109個,衛生院145個,床位14184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0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3個;婦幼保健機構13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1個。年末,全市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9192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681人,注冊護士6669人;疾病預防中心衛生技術人員407人;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274人;農村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1420人。
體育:在第十三屆英國倫敦奧運會上,全市選送的5名運動員代表國家參加了5個項目的比賽,獲得一金一銀一個第五名的成績。在山西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階段賽中共獲得100枚金牌、90枚銀牌、76枚銅牌,總分2743分。金牌數、獎牌數、總分數均列全省第二位。廣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活動,舉辦了“全國青年迎青奧”長跑活動,承辦了全國高等院校健身氣功比賽、全國雪炭工程培訓、中國健身名山登山賽恒山站比賽、山西省體育三下鄉活動和農村體育場所全覆蓋大同采風活動;積極開展體育大拜年、“全民健身日”等有規模、有影響、示范性強的群眾傳統體育活動近30余項。年末人均公共體育場地面積達1.50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8.5%。
十二、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環境保護:全年全市二級以上良好天數達到349天,較上年增加2天。全市主城區新增供熱面積600萬平方米,實際集中供熱面積4300萬平方米,燃煤鍋爐集中供熱面積70萬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熱率為100%。現有燃氣中低壓管網1200公里,日供氣能力31萬立方米,天然氣用戶54萬戶,液化氣用戶2萬戶,城市氣化率達到98%以上。城市供水管網290.37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28萬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達到99%以上,水質合格率達到100%;黃河供水工程完成投資12.91億元,日供水能力達到6萬立方米。市本級污水處理廠共處理生活污水2573.5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達到82.1%,中水回用1180萬立方米,中水回用率達到46%。市區日處理生活垃圾880噸,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8%。
全年全市建成區新增綠化面積346.63多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三項指標分別達到41.7%、36.88%、13.12平方米/人。分別比上一年增加了3.2個百分點、2.48個百分點、1.23平方米/人。
全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積32.31千公頃,其中人工造林完成25.17千公頃,飛播造林面積2.33千公頃,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132.44千公頃。
全年全市億元地區生產總值事故死亡率0.082,煤礦百萬噸死亡率0.177,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事故死亡率0.462,特種設備萬臺死亡率為零。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據2012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335.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4萬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7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1‰;死亡人口1.99萬人,死亡率為5.9‰;自然增長率為5.2‰。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4.6。
人民生活:全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2元,比上年增長13.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3441元,比上年增長9.8%。全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5642元,比上年增長14.3%;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214元,增長12.7%。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6.2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擁有住房面積23.12平方米。
農村新“五個全覆蓋”農村街巷硬化、便民連鎖商店、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場所和村級文化活動場所建設均已完成;全年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全部完成。
社會保障:全年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職工人數56.92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19.3億元。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9.29萬人,農村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9715萬元。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2萬人,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1081萬元。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29.76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征繳收入12.49億元。失業保險參保人數43.8萬人,失業保險基金征繳2.59億元。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9.15萬人,工傷保險基金征繳收入7660萬元。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8.7萬人,生育保險基金征繳1808萬元。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達到154.3萬人,參合率達到98.57%。
全年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0.18萬人,發放城市低保資金5.18億元,比上年增加0.06億元;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6.12萬人,比上年增加0.09萬人,發放農村低保資金2.22億元,比上年增加0.14億元。
年末各類福利院床位數9431張,收養6778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55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10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84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0.58億元,接收社會捐贈款135.09萬元。
注: 1.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所有增長或下降速度均為同口徑與上年相比較。
4.部分指標為抽樣調查數據。
5.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6公報所涉及的各類社會和部分經濟指標來源于相關部門統計。
7.根據國家統計局規定,節能降耗指標單獨發布。
上一篇:摩根大通李晶:內地五六月份房產交易量或下滑
下一篇:樓市“日光盤”頻現 王玨林提醒購房者勿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