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者在購買期房時,對于樓盤的了解較多通過沙盤、樓書以及置業顧問的介紹,而不少樓盤的樓書也印刷精美,而各樓盤在樓書上的投入也較大。時下,讀懂樓書也成為了買房者了解樓盤的重要手段。看戶型圖不少買房者都發現,在戶型圖上,即便面積再小,也能有較為齊備的各生活區域,而等到買房者真正入住時,發現家里的地方總是不夠用。買房者在觀看戶型圖時,應當注重面積的標注,各房間的面積都應該實際考量,以免入住后與看房時感受有出入,為居住生活帶來不便。
最低價非均價,小心太貴
現在開發商打廣告時,為了使價格顯得更低,往往按最低起賣價打,打的往往是層次朝向最差的戶型的價位。廣告上寫著××元/平米起,這就是最低起賣價,平均價位絕對比起賣價高,高出的幅度樓盤各有不同,但至少高出10%-20%左右。消費者可以先咨詢一下價格,省得到了現場才發現價格太貴了。最低價位的房子要么是買不到的,要么是早早就被人挑走了。
樓盤地址含糊,小心太偏
廣告可以吹得天花亂墜,但是消費者可別連地址都搞不清楚,打個車直奔過去,才發現原來樓盤離城區如此之遠。交通不便的樓盤在打廣告時對地址的表述都很含糊,比如什么路的一側,什么高速路出口旁等等,這時候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了,這些樓盤的位置基本都較偏,要掂量一下跟自己的買房需求是否切合。廣告上均留有咨詢電話,出發前最好打電話先詢問一番。另外,還需注意個別位置明明偏遠的樓盤卻想方設法地往一些好位置上靠攏,不仔細的話就吃虧了。最常見的就是“距離××只有××公里”,或者“距離××只有××分鐘”。這個××公里數有可能是按比例尺計算出來的距離,不是實際的行走距離,很可能中間根本就沒有路可走。至于那個××分鐘,有可能是深更半夜開奔馳的時間而不是走路的時間。
樓盤背景多,小心上當
廣告上一般都會注明發展商是某某公司,投資商是某某公司,承建商是某某公司。其中發展商就是這個項目的項目公司;投資商即這個項目的主要出資股東,有的是一家獨資,有的是幾家聯合;承建商即是建設此項目的建筑工程公司。客戶選房購房,尤其購買期房,實力強大的發展商是一種信心的保證,為了給消費者一種信心的保證,個別樓盤會將較有名氣的一方在廣告里重點強調。有這么些情況,開發商的實力平平,投資商實力強名氣大,但可能投資商只管投資而不管開發,不能只看到一個有實力的公司名字就以為沒問題。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不知名的公司請知名的房地產開發公司當顧問,把顧問公司放在樓盤名字前面,讓人誤以為該樓盤就是知名開發商開發的,但其實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一定要小心辨明。
上一篇:對于首次置業者 月薪多少供房比較合理?
下一篇:買房前需要了解的十大注意事項 以防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