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受此關聯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也作出相應下調。這次降息是央行三年半以來首次降息。降息會對還猶豫是否入市的貸款購房人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隨著剛需消費人群已被逐漸消化,降息對樓市的影響不大。
對于此次降息,算賬最明白的當屬購房者。市民明算賬,開發(fā)商更打著“如意算盤”。不少開發(fā)商希望以此為契機,讓商品房銷售再度火爆起來。
但從新利率實行后一周后的效果來看,大同市民仍然很“淡定”。對于貸款買房的置業(yè)者來說,降息確實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他們的月供壓力。但是,對購房者月供壓力的緩解很有限。 銀行人士算了一筆賬,按貸款30萬元20年個人商業(yè)貸款為例,如果按現行五年期以上貸款基準利率6.8%計算,按照等額本息還款,每月需支付的本息為2290.02元;而按降息前7.05%計算,貸款人每月支付本息2334.91元,兩者之間僅相差了44.89元。因此,對于一些打算近期購房的市民來說,降息對其購房計劃沒有太大的影響。
利率下調但是購買不是特別旺盛,說明大同當前房地產市場正在日趨合理化,而且剛需占了絕大份額。首先,購房者只是在有迫切需求的情況下才買房,不會過多關注利率下調帶來的實惠,因為相對于整體房價而言,降息還是顯得“微不足道”。其次,購房所能獲得的利率優(yōu)惠與過去投資型購房帶來的實惠根本不可同日而語,調控政策也斬斷了投資、投機性購房的渠道,因此不會再出現購房者趨之若鶩的景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整體房地產市場資金鏈普遍緊張,所以貸款利率下調對資金趨緊的開發(fā)商來說可能是利好消息,意味著從銀行貸款的利率更低,融資成本降低。
一些市民認為,對于剛需購房者而言,降息確實是一個利好的消息。但是,在如今這個高房價時代,他們更期望房價下降,畢竟房價的高低,是決定其是否有能力買房的關鍵因素。
上一篇:大同剛需小戶型備受青睞 三代同堂偏愛大戶型
下一篇:端午粽香情暖人間 恒圓魏都感恩回報喜迎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