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占地被罰,為何仍繼續施工?國土局的沒收違法用地的決定為何成了一紙空文?該管委會負責人稱:“做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如果都按照有關規定來執行,不要說我們這些路是違法的,全國的高速公路等道路又有多少是合法的?不都是邊建設邊審批嗎?這很正常。目前我們在補辦手續。再者,道路都已經建設好了,如果不顧一切地推毀了,那是不負責任地浪費資源,建設道路也是為了地方經濟發展,為了服務村民。”這話聽起來有理,可事實究竟是什么樣的,我們一同來關注。
凌國平家的房屋正處在如皋市龍池路上,由于她拒絕拆遷,龍池路被隔成南北兩段。
凌國平這么做自有底氣。2010年11月5日,如皋市國土局已對如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發出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如皋經濟開發區在未取得有權部門批準的情況下,擅自占用開發區鄧園村集體土地新建龍池路,同時要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退還非法占用的近150畝土地。
但這一處罰決定幾成空文。記者6月9日于龍池路現場發現,施工仍在繼續,恢復耕地之說更無從談起。
記者發現,鄧園村被占用的土地不止這一宗。如皋市國土資源局早前的調查表明,2004年以來,如皋經濟開發區違法占用的土地面積達518.7畝。
“是不是交了罰款、補辦了手續就合法了?”當地鄧園村村民問。
“不可能等征地手續完善后再施工。”6月13日,如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全國范圍來說,這也是通病。”
“2009年5月份,拆遷工作就開始了。”劉培和回憶。直至當年6月30日,代表開發區的如皋市經濟貿易開發總公司才與鄧園社區居民委員會簽下《用地協議》。根據協議,甲方如皋市經濟貿易開發總公司將征用鄧園村300.86畝土地用于環西路(即龍池路)建設,同時在環西路正式開工前對拆遷戶失地予以補助,共計159.97畝,其中4戶未拆戶面積6.86畝暫不發放補助,實際發放153.11畝。又因被征地村(居)民小組尚達不到全失地標準,因此如皋市經濟貿易開發總公司按每年2000元/畝支付被用地農民生活補助,每年6月30日和12月30日分兩次發放,每次1000元,計153110元。青苗費每畝500元,共計76555元。
拆遷開始后,劉培和于2009年5月16日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公布環西路工程所需的房屋拆遷許可證、建設項目批準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拆遷計劃及拆遷方案等。“但我們最終什么都沒看到。”他說。
一個月后,劉培和向如皋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在7月和8月組織調解了兩次,但沒有結果。”
征地配套措施不完善
“開發區發展的第一突破口在拆遷。只有大拆遷、大投入、大建設,才有大發展。”在如皋市政府網站“政務公開”欄的一份材料中,如皋經濟開發區如是寫道。
“征地前,(開發區)沒有征求過村民的意見;拆遷時,也沒有合法手續,”住在如皋經濟開發區鄧園村12組的劉培和說,“所以我不搬”。他的老宅也有一部分擋住了龍池路。
被拆遷的村民被安排入住鄧園村農民集中居住區。但凌國平不愿意搬去,“那些房子質量不好。”
“我永遠記得2010年8月27日,”凌國平說,“地里的水稻還有幾天就熟了,還是沒能擋住工程車。”凌向記者之前的照片,照片上地里綠油油一片。
為了土地四處奔走的還有周文山。2003年,雙錢集團(如皋)輪胎有限公司項目的征地涉及周文山所在的鹿門村。在他看來,雙錢項目的征地同樣缺乏必要的手續,且涉及超范圍征地等問題。
龐大的拆遷計劃一度有被阻止的可能,但“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渴求最終突破了一切。
早在2008年9月,劉培和就曾收到如皋市國土局關于信訪事項的處理意見書。當時,該局已對開發區管委會非法占用起鳳路的問題立案查處,該份意見書同時稱,環西路尚未實際占地,要求開發區管委會必須依法用地,“否則,將進行嚴肅查處”。
上一篇:河北省高爾夫違建項目掛牌“生態園”高調營業
下一篇:樓盤規劃圖中水系驚變現實中的路基究竟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