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有這樣一塊濕地,當地人叫十里泡,這里是赫哲族世世代代捕魚打漁的地方,如今已經成為當地有名的一處景點,這里不僅有野生的荷花,還有不少野鴨子等水禽動物。然而這片本來就不算大的濕地,被開墾出了一大塊耕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新顏村新宏屯村民王鎖貴告訴記者,這塊地原來就是十里泡的分岔濕地,而這塊耕地是2009年開墾的,大約有400多畝。
當地的村民告訴記者,這片耕地在前幾年還是與十里泡連在一起的濕地,每當水大的時候,這里就與遠處的水面連在了一起,形成一個很大的湖泊,到了水少的年份,這里就會形成茂密的草甸,里頭有水鴨子、天鵝、水雞還有鴛鴦。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在凈化環境、分解毒素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盡管濕地只覆蓋了地球表面6%的面積,但卻是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的寄棲之地,它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態系統和人類最寶貴的水資源之一。然而我們的記者在黑龍江采訪時發現,這里的濕地正在一片一片地消失。
當地村民說,與十里泡僅隔一條路的這些地,曾經也是他們村里開墾的土地,后來發大水這里就撂荒了。1996年當地政府重新復耕了這里的兩萬多畝土地。1997年又在鴨綠河以北開墾了五六萬畝耕地,而這些耕地和十里泡在內的區域都屬于三江自然保護區的范圍。村民告訴記者,把這些濕地都換成耕地以后,對這邊氣候產生了很大影響。比如把這些濕地都換成耕地以后,該下雨的時候不下了。
從同江市糧食自給工程2008年耕地競價招標冊上可以看出,2008年十里泡還是有一個很大的分岔,與現在的水面連在一起。如今這塊分岔已經被攔腰截斷,水被排干之后,就變成了400多畝耕地。
記者看到,在一個只有架子的破房子旁邊,有一條車輪壓出來的路,把原有的十里泡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生長著野生荷花的水面,而另一部分野草叢生的地方就被開墾成了耕地,現在地里生長的是大豆。不遠的地方有一個閘門,地里沒水的時候可以澆灌,記者在這里看到,這個用來排水的閘門修建時間并不長。一些當地人說,開荒的時候都是選擇地勢高的地方開墾,然后修建排水渠道,把地勢較高、易于排水的濕地排干進行開墾。
從這些新挖的泥土可以看到,這條排水溝應該是沒有挖多久,從那些草下面那些土可以看到,濕地的土相對要松一些,而且非常黑。跟那邊的熟地相比,可以看到熟地基本上沒有什么荒草。村民說,因為新地開的時間短,所以地里還是有很多草,熟地不會這樣,開墾都是用機械開的。
早在1998年,黑龍江省就出臺了“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的決定”,但是從文件出臺之后,濫砍濫伐森林和毀壞草原、濕地開荒的現象仍然時有發生。2001年黑龍江省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決定”,要求現有濕地一律停止墾植和采掘,而且不再允許開荒行為。
2004年撫遠縣三江自然保護區僅立案的濕地非法開墾案件就有20起,涉及被開墾濕地約4361畝;2008年八岔島自然保護區也查處了一起開荒違法行為,涉及幾十畝;而那些偷偷摸摸小片開荒的事情就更難以統計和查處。付貴告訴記者,不排除拱拱地頭,濕地可能被蠶食的現象,但是到現在他們還沒有掌握這種情況。
黑龍江八岔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付貴告訴記者,從1998年國務院下發了一個8號文件以后,就規定不再允許毀草、毀林、毀濕等一系列開荒行為已經都禁止了。
據記者了解,承包人楚合新曾經在新宏村當了十多年的村主任,而推倒記者攝像機的人正是楚合新的弟弟。正是在他們承包之后,十里泡分岔被開墾成了400多畝耕地。但是這些文件并沒有阻止住違法開墾濕地的現象。
就在記者拍攝十里泡的時候,一個自稱是十里泡承包者的男子跑過來將記者的攝像機推倒在地,并要趕記者走。記者表明身份和來意后,該男子仍以此處為保護區為理由阻礙記者拍攝,并表示要到泡子拍攝必須要通過他們。
那么開墾這片土地的人到底是誰,自稱承包十里泡的人又是誰呢?通過當地鄉政府,記者找到了十里泡的承包合同。這份簽訂于2004年的合同上顯示,承包人是新宏村的楚合新,承包期限是20年,但是20年的租金卻只有40000元,折合到每年的租金只有2000元。
其實每年都會出現破壞濕地的現象,有的是農民私自開墾,但是也有一些是管理部門的人員參與到違法開墾濕地。那么三江濕地還有多少可以毀壞的資本,濕地毀壞之后,又會帶來怎樣的環境危害呢?
上一篇:橋洞里的“棒棒”旅舍
下一篇:河北新河圈地成風發展工業 違法占地30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