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4月樓市調控以來,不少中小型房企開始涉足礦業、頁巖氣等熱門行業,為投資者講出了各種動人心弦的“故事”。9月25日,萬方地產公告將收購北京博仁永泰醫療器械100%股權,這是又一家房企進行非相關多元化探索。
漲幅居前的房地產公司,都是有“故事”的
據統計,在149家房地產上市公司中,24家房地產公司涉足礦產,占比為16%,14家公司進軍頁巖氣行業,占比超過了9.4%。 除了涉礦、頁巖氣等炙手可熱的概念外,還有些房企為自己披上了文化傳媒、金融、新能源、醫療等各種各樣華麗的外衣。
名目繁多的概念使得這些中小型房地產公司股價一飛沖天,今年漲幅居前的房地產公司基本都是有“故事”的。比如“涉礦”的東華實業,年內漲幅以99%高居房地產板塊榜首,“金改”明星股浙江東日以及在“涉礦”之后又戀上稀土的銀基發展和業務百變的中茵股份,年內漲幅都達到60%左右,而小房企創興資源也因“涉礦”漲均超過50%。這是踏踏實實發展房地產主業的公司所不敢奢望的漲幅。
中小房企試圖進行轉行突圍
事實上,隨著近兩年以來樓市的低迷,試圖進行轉行突圍的上市房企不勝枚舉,而“挖礦”則是多數上市房企的首選。資料顯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已有華業地產、綠景地產、萬澤股份等多家上市房企進軍礦業,而“涉礦”也是自2011年初以來市場上被游資炒作最兇猛的題材,或許這是中小型房企“鋌而走險”的原因所在。比如,從新宇軟件變身為房地產企業的剛泰控股,最近公告稱要再次變身——清空房地產資產化身為礦企。
不過,“涉礦”概念在炒作1年多后熱度漸漸退去,現在房地產商們又把目光瞄準了流行的白酒、醫藥概念,投資品種步步緊跟當前最流行的行業。據房地產行業分析師說,中小房企紛紛向外擴張,“利潤高能賺錢”是最重要的原因。從投資策略上來講,如果能夠主動地成功轉型,也可以增強上市公司的經營實力。
但試圖轉型的房企并沒有突圍成功,《紅周刊》記者梳理了近年來屢屢更名變更主營業務的公司,發現當前這149家房地產上市公司中,有15家公司是在2006年、2007年房地產火爆時從其他行業轉型而來的,但自轉型后其經營并非一帆風順,目前仍在艱難地尋求戰略轉型。
中珠控股證券部人士表示,“從醫藥到房地產,都需要時間,不可能立竿見影產生利潤,目前再度進軍資源型,都是在尋求一種新的戰略轉型。”
樓市“盛宴”曲終人散
中小房企紛紛謀求戰略轉型折射出的是中國樓市的低迷,從國房景氣指數來看,從2011年11月份跌破100點臨界值后步步下行,至今年8月份跌至94.64,與2009年初的位置相當。盡管有今年3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暫時止跌回暖,但是積壓的剛需已經在前期一波回暖中釋放殆盡,而8月份樓價重拾升勢可能招致更嚴厲的打擊,這些都令房地產分析師不敢輕言看好后市。
業內表示,“正是因為土地不好拿,銷售能力不強的房企面臨瓶頸,所以有的房企參與到別的熱門行業中,比如‘涉礦’還是‘頁巖氣’,但運營情況和后序進展才是關鍵。隨著年末信貸趨緊,房地產行業仍應以觀望為主。”
從今年中報來看,盡管整體毛利率水平還維持39.01%的高位,但是存貨周轉率已經低于去年中期水平,而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整體負債水平也有所升高,達到了72.12%,比2008年同期高出了8.78個百分點。
“我們今年年報可能更難看,毛利率也會降下來。”一位房企品牌經理對本刊說,之所以還能維持高毛利,跟前期囤地成本有關,而前兩年低價拿的地已經基本開發完畢了。所以在“盛宴”過后,風險抵抗能力較弱的中小房企紛紛離場。
東北證券房地產分析師高建說:“涉足別的行業都屬于投機性,而相對更看好大型地產公司和區域性龍頭公司,抗風險能力較強的專業化公司才會走得更長遠一些。”或許這些大型房企才是最后的剩者為王。
上一篇:全國房產“金九”未現“金” 銀十量價或齊穩
下一篇:溫州企業倒閉資金斷裂 炒樓團絕跡赴港逾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