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房價需要讓房子回歸理性:本質是居住屬性
2013-10-31 來源:0352房網 編輯:王紅蘭
摘要:大家都知道,房子本身具有雙重屬性,一個是居住功能,二是投資屬性,但現在的問題是市場上有很多投資者把房子的投資屬性放大了,使房子具有了金融資產屬性。
因為投資者為了投資而買,買了之后用于出租,有的出租不出去就空閑。空在那里占有很多資源,而有的人卻為了買一套房子疲于奔命。這樣房子一方面因為投資者太多而推高房價,使房價處于虛高狀態,一方面許多經濟收入偏低群體卻望房興嘆。
目前,在不少城市都存在著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努力工作,背負著沉重的房貸壓力,但即使壓力再大, 他們不敢丟掉工作,人們形象地稱他們為房奴。他們是高房價下一批備受煎熬的群體,而要想解決中等收入者的焦慮和壓力,最終要解決房地產的需求矛盾,解決的核心還在于讓商品房回歸它居住用品的本色,而不能完全成為一種金融投資產品。
房子是用來居住的,不能成為少數人占有社會財富資源的載體,而是要成為大多數人的安居樂業的基礎。只有去除住房的投資功能,才能使得人們不再囤積房產,造成一方面住房矛盾激化,另外一方面卻大量房產空置。只有這樣,大量的房子才能回歸理性的市場,房價虛高也會因正常的供需格局而回歸合理,而這也是體現社會公平的有效途徑。
上一篇:鄂爾多斯大量房產斬價急售頂賬 賣出去屬幸運
下一篇:北京別墅市場供需雙雙回落明年初恐難“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