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今年5月1日起,根據國家發改委規定,我國在售商品房必須標明房屋每平方米的單價;在售地下停車位面積和銷售總價;物業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并不得隨意變化。這項政策被公眾稱為“一房一價”
此政策一出臺,便有專家認為,這將使民眾的購房過程更加公開、透明。同時,房地產交易也將趨于規范有序。
然而,新政頒布已半月有余,執行情況又是如何?“一房一價”是否真能脫去罩在虛高房價表面的那件華麗外衣?
“一房一價” 緣何遭遇執行難
日前,記者走訪了省城多家售樓中心,發現落實“一房一價”政策的開發商為數不多。
在五一路某樓盤,除了固有的沙盤、樓書、戶型圖外,購房者看不到最關心的房價信息,也難找到任何“一房一價”政策中所規定的明示信息。售樓人員的解釋是:“‘一房一價’主要是針對一二級城市的,太原屬于三級城市,暫時不會實行。”
無獨有偶,在長風街某售樓處,同樣也難覓所售樓盤價格。當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詢問“一房一價”政策時,售樓人員只強調“我們的房子已經不多了,您先選戶型吧”,對記者的提問卻避而不談。
惟獨在建設路一售樓中心,當記者問起為何看不到房價公示時,銷售人員解釋到:“我們的預售證還沒辦下來,所以目前不能銷售。”
其實,先于國家發改委要求,去年11月,太原市物價局即要求全市商品房實行“一房一價”制度。而且,還對標價牌及優惠幅度需要明示的內容作了詳細規定。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一房一價”執行難呢?太原市物價局服務價格處的曹處長認為,主要還是五證不齊、違規銷售的房地產企業數量過多所致。據了解,開發商向物價局申報價格表時,必須具有預售許可證,不達標的開發商是不允許審批價格表的。
記者從太原市房產信息網上看到,今年已辦妥預售證的項目有24個。
而目前,“太原市執行明碼標價的房地產銷售企業只有不到20家。”曹處長說。
上一篇:5月23日北京住宅期房簽約145套 現房簽37套
下一篇:“小土地證”咋辦 太原市國土局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