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上漲的房租,對于基層服務業從業人員,包括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已經成為不能承受之重。而一位不愿公開姓名專家指出,政府主導的人才公租房,有政府與企業的雙重補貼,加劇了大型企業與普通民營企業員工居住上的不平等。
北京市近日推出“躉租房”,又被稱為“人才公租房”。所謂“躉租”,是通過從農民手中長期租賃富余的定向安置房,將這些房源納入公租房中。房源是區街、鄉富余的安置房,專項用于中關村科技園等重點企業工作人員的租賃居住和過渡周轉。
2011年1-7月,北京平均每月房租為3160元/套,在CBD、中關村等熱點區域,租金均價甚至上漲20%以上,房租開支平均占白領人群收入的1/4以上。
房租高漲背景下,北京市政府也開始積極調控房租,其中推出的“躉租房”政策,即是一例。
8月15日,北京市生活必需品應急調控協調小組召開穩定物價會議指出,通過新建、改建、配建、收儲等多渠道籌集房源,通過增加供給穩定房屋租賃價格。
8月1日,這里迎來了一批“特殊”的住戶,他們是中鐵電氣化局、北京英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動力源(600405,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員工們。
北京豐臺區大瓦窯村“綠洲家園”小區的48套房子成為了今年中關村園區700多套人才公租房的一部分,租房者每月只需1200元即可入住一個兩居室,比市場價便宜近2000元/月。
“綠洲家園”的一套兩居室市場價月租金就要3000多元,而對豐臺科技園的重點企業工作人員,該園區每年給予承租企業每套房資金補助1萬元,分攤至每月為800多元,此外企業每月也將承擔約1000元的物業費、取暖費等費用,因此一套兩居室的月租金只有1200元。
目前中關村三大園區:亦莊科技園、海淀科技園和豐臺科技園已投入使用700多套人才公租房,而更多園區的人才公租房也正在積極落實。
2011年全國計劃新開工的1000萬套保障房所需投資1.3萬億元,其中,220萬套公租房建設需要大約2000多億元,籌資壓力巨大。
北京大岳咨詢公司總監李偉表示,公租房利潤太低,房地產企業興趣不大,社會資金難以籌得,公租房建設面臨資金不足的考驗。
除了資金之外,公租房也面臨著分配、管理等問題。北京的一些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區管委會經批準可以作為公共租賃房主體,利用自有土地建設一些公租房,解決本園區符合條件家庭的住房困難。“躉租房”政策的實施,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
但該人才公租房涉及多方因素,例如需要政府和企業出資,也需要合適的房源,還會牽扯公租房政策的公平性等問題。
李偉指出,“躉租房”通過園區和企業出錢,來解決了一部分公租房需求問題,但是這些房源基本都是農民安置房,多數沒有房產證,大量租用這樣房子,對房屋產權市場是個挑戰。據了解,上述人才公租房覆蓋范圍也非常有限,能否實現人才公租房的公平分配備受關注。陳國強指出,上述的公租房實際上“帶有一定的福利性質”,具有特殊性,需要警惕造成新的分配不公。
陳國強認為,如其他地方想復制中關村科技園的人才公租房政策,必須具備一些條件,而這些條件并非所有地方都具備。所以,人才公租房只能是政府解決公租房問題的“過渡方式”。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認為,這種公租房可以為企業留住需要的特殊人才提供方便,可以讓這些人才安心創業,同時也為解決公租房問題提供了新窗口。
此次“綠洲家園”48套“躉租房”全部簽約,豐臺科技園因此成為北京首個“躉租房”試點區域。
上一篇:加快住房供需降低房價漲幅 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下一篇:二三線城市限購力度攀升 山西樓市未受折扣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