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與開發商能承受房價跌三成的報道最近傳的是沸沸揚揚。央行下跌四成論,下跌一半論我們已經屢見不鮮。在年末房價潮的淹沒中,銀行不得不進行了恐慌性拋售,與開發商聯手發言跌三成也能接受顯然又給樓市蒙上了面紗,使日漸明朗的樓市再次撲朔迷離。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在11月底召集了由中國銀監會統計部、10家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部門人員以及3所大學的專家學者和中房馳昊公司代表參與的“房地產金融風險管理”座談會。央行稱房價拐點已初現端倪,并援引部分商業銀行和房企的發言稱,其能夠承受房價下跌20%到30%帶來的沖擊,但擔憂房價下跌帶來的恐慌性拋售和連鎖反應。
值得關注的是,正值2011年年關,近十個城市的限購政策還有不足一月便到期,房地產調控政策即將走入下一個窗口期。這恰與銀監會于11月中旬發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國銀行業運行報告》顯示出的“當季房地產業新增貸款環比首次出現負增長”數據相吻合。
央行直言房價下跌3成能接受
央行12月7日在其官網上發布的一篇《房地產金融風險管理座談會在京召開》的新聞稿件中稱,該次座談會于11月24日舉行,會議重點討論了央行調查統計司撰寫的《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分析報告》和《房地產市場變化對金融業影響的調查報告》。這兩篇報告認為,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高位回落,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趨緊,土地交易市場量價齊跌,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房價拐點初現端倪。
“部分商業銀行的表態說明銀行也了解房地產市場若出現全面下跌的話,會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銀行對嚴重后果還是有擔憂的。”中原集團研究中心高級經理劉淵表示,當前樓市降價已蔓延至二手房交易市場,這是樓市不景氣的明顯標志,下一步房價或將繼續調整。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最新數據已顯示,11月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22018元人民幣/平方米,創下了近15個月以來的新低。
部分銀行關注房企自有資金狀況
有部分參會商業銀行代表認為,銀行和房地產開發企業能夠承受房價下跌20%到30%帶來的沖擊,但是房價下跌20%后會不會誘發恐慌性拋售、拋售現象出現后有關方面能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連鎖反應,是銀行和企業更加關心的問題。
央行還援引參會代表的話稱,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現金流量是影響未來一段時期內房價走勢的重要因素。就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財務風險和償債能力而言,銀行更關注企業自有資金在總資產中的比例,這項指標比資產負債率更加全面、準確地反映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財務杠桿。
樓市的持續調控已令開發商日益感覺到資金的壓力。國家統計局11月上旬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前10個月房地產企業本年資金來源達68429億元,同比增長20.2%,該增速已連續第二月出現放緩;11月18日發布的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顯示環比首次下跌0.14個百分點。
土地流拍凸顯企業資金鏈緊張
11月17日,銀監會發布的《第三季度中國銀行業運行報告》也顯示,房地產業新增貸款環比首次出現負增長,報告雖未披露當季房地產業新增貸款的具體數額,但稱“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推進,目前部分城市房屋銷售量已經出現下滑,房價有所回落,土地流拍或底價成交現象明顯增多,開發企業資金鏈趨緊”。
2011年11月30日,央行突然宣布從12月5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近三年來首次調降。此舉標志貨幣政策轉向拐點出現,始于2010年的一輪緊縮貨幣政策已階段性完成,令房地產行業看見了一絲曙光。但人民日報周四文章指出,房地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并不說明樓市調控放松,也難以改變未來房價下降的趨勢。
上一篇:太原市住房公積金違法套現泛濫 修訂即將啟動
下一篇:多城市限購令月內到期 地方樓市市場走向成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