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據悉,無論是一二三線城市、大中小戶型還是一二手房,各指標均出現了回落的趨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綜合指數為100.06,連續3個月延續環比綜合指數正增長趨勢,但漲幅比7月的0.14%有較大幅度下滑,上漲空間已明顯縮窄。
業內人士表示,“8月房價漲幅回落屬于意料之中。若政策不變,年底之前房價都難大漲。”
8月房價環比漲幅趨緩
數據顯示,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0個,持平的城市有14個,上漲的城市有36個。價格上漲城市數量明顯減少,且漲幅均未超過0.6%。
二手住宅環比指數為100.09,下降0.0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城市38個,較上月增加10個。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59個,持平的城市有1個,上漲的城市有10個。8月份,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3.1%。
此外,據某報告顯示,36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環比上漲,38個城市二手房上漲,這是連續2個月過半城市房價環比上漲,是本輪調控來第一次出現。
對于房價環比雖上漲,但步伐減緩的事實,研究者將原因歸于政策調控加強的預期。在7月兩部委發出緊急通知要求鞏固調控效果后,地方政策“微調”現象明顯收斂,并陸續出臺一些限制措施。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客戶的購房意愿與6、7月份相比略有下降,市場觀望情緒有所加重。”
依8月房價整體走勢看,一二線城市價格相對堅挺。
需求旺盛以及開發商因資金鏈壓力緩解后底氣增強,是一線城市價格普遍上漲的主要原因。
一線城市中,除上海環比持平外,北京、廣州、深圳三個城市房價均上漲,其中北京新建商品房住宅及二手房住宅環比漲幅明顯,分別達0.2%、0.3%。
以北京為例,據悉,7~8月連續兩月均在簽約榜單前100的住宅項目合計有55個,這55個項目占據了當月簽約的半數以上,在8月的價格變動中,價格出現環比上漲的有38個,占比70%。
業內人士表示,開發商以價換量基本結束,北京的庫存量維持在低位,漲價比較普遍。供應量的短缺已經逐漸影響市場,土地價格居高不下,使得開發商以價換量的積極性不高。
相比之下,經濟欠發達城市的房價抗壓能力較弱。上海易居研究院分析說,70個城市中,房價上漲最快的城市是無錫,漲幅為0.6%;而房價下跌最快的城市是金華,跌幅為1.0%。本輪樓市調整中,東部地區的三線城市相對敏感。
據統計,8月一二三四線城市環比價格指數分別為100.15、100.1、100.01和100.06,基本呈現階梯式遞減態勢。
寬松預期難敵政策持續
所謂的樓市“金九”已經開始近20天,截至9月16日,全國主要的54個城市樓市住宅總簽約為119581套,較8月同期的135277套下滑了11.6%,也低于6月同期的122847套和7月同期的143498套。
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表示,9、10月份各地都將迎來樓盤的供應高峰,同時市場待售量依舊保持在相對高位,供需均衡態勢短期內難以發生逆轉。他說,各大房企在完成年終業績的壓力下,“降價走量”依舊是主要的銷售策略,房價將整體保持穩定,一些城市個別區域的房價還將出現小幅回落。
先于房價公布的8月宏觀經濟數據并不樂觀,貨幣政策有可能再度有所寬松,降息、降準今年恐怕難以避免,美國又在上周祭出QE3,但多家機構均認為,資金面可以預期的放松難敵房地產調控的堅決。
楊紅旭認為,“旺季不旺”的特征、供求逐漸趨于合理,都會給房價上漲帶來一個阻力。綜合來看,九、十月份,無論是一二三線城市、大中小戶型還是一二手房,房價都會面臨上漲阻力,會以窄幅震蕩為主。“未來2個月內,國際國內的貨幣政策環境將有所放松,但由于中國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房價無法大幅抬高。”
上一篇:傳統樓市“旺季”不旺 成交量不增加反而下降
下一篇:南京物價局實施企業“自主定價”無“紅線”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