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住建部聯合發文穩樓市 梳理新政四大重點
發布時間:2015-03-30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木子
摘要:新政發布后,多位業內人士對其可能對
樓市、尤其是
房價產生的影響難以達成一致。此前有傳言說,央行將下調二套房商貸首付比例,下調
房貸利率,至今未得到證實或證偽,顯然
市場還在等待著更多新政的出臺。
對于中國的
房地產市場來說,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好似一聲發令槍,各個主管部門在2015年
全國兩會之后動作不斷。繼
住建部本周要求各地進一步降低
公積金貸款門檻,增加
公積金貸款額度之后,近日又傳來最新消息,
國土部、住建部日前又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優化住房及用地供應結構,促進
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中國房地產
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表示,世界各國都認為房地產是重要產業,但是不是作為一種
投資拉動的主力呢?作用有所下降。所以通知不是強調了作為投資的支柱產業,而是強化了惠民生、城鎮化的重要產業或者基礎產業。
重點一:明確分類指導——住房供應偏多市縣,住宅用地供應要減少
通知強調,要有供、有限,合理安排住房和其用地供應規模。省級住房城鄉
建設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都要合理制定、確立住房和
土地供應規模。一方面,對住房供應明顯偏多或在建住宅用地規模過大的市、縣,應減少住宅用地供應量直至暫停計劃供應;另一方面,對住房供求矛盾比較突出的熱點城市,應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有效增加住宅用地供應規模。
不過,這一備受關注的新政如何落實仍有待觀察。
中原地產市場總監張大偉:到底哪種情況算土地供應過剩,目前沒有明確提及。土地真正過剩的是三四線城市,但是讓他們真正減少土地供應又不太現實,因為這些地方政府過去都是依賴土地財政的。所以從
政策本身來看,會有一些積極影響,但是影響力度可能還需要其他部門有關經濟轉型政策的配套。
財經評論員馬光遠:地方政府依賴房地產發展經濟、做大財政,這種模式已經走到極致。現在房子已經非常多,再供大量地,一是浪費,二是引發更多風險。
重點二:出現新鮮提法——尚未開發的房地產用地可轉型利用
通知說,在建商品住房項目如果有
戶型不適應市場需求,在不改變用地性質和容積率等必要規劃條件的前提下,允許做出調整,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通知指出,房地產供應明顯偏多或在建房地產用地規模過大的市、縣,可以根據市場狀況,研究制訂未開發房地產用地的用途轉換方案,用于國家支持的新興產業、養老產業、文化產業、體育產業等項目用途的開發建設。
不過,業內對于這一改變土地用途條款的可操作性存在質疑。
房產專家丁建剛:無論怎么轉,這是一個涉及到法律和契約的問題,比如說去年你賣地的時候,這個條件是已經設定的。然后現在你又去變規劃、變開發用途,當時想來競買的其他
開發商就會質疑這個是一個契約。
重點三:一只落地的靴子——商品住房可作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賃住房房源
這一在住建部內部此前已經基本明確并已開始執行的政策,被擺到了明面上。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依此認為,新政中沒有救市的意味,而是更接地氣。
胡景暉:一個重大的調整就是,如果土地長期閑置,房子蓋了賣不掉,在市場上留存解決不了,那還不如轉成民生性的保障性住房,總比資產浪費要好。
不過業內也有擔憂,在這一過程中,如何界定可被采購的
商品房,如何防止尋租行為,都還存在完善空間。
重點四:雙方聯手作為——部門聯手監督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開發和交易環節嚴重違法違規或違反有關規定的,國土部門可根據住建部門信息,限制或禁止其參與新出讓房地產用地競買;在
土地市場違法違規的,住建部門可依據國土部門信息予以處罰,情節嚴重的,依法注銷其資質證書。
總的來說,新政發布后,多位業內人士對其可能對樓市、尤其是房價產生的影響難以達成一致。此前有傳言說,央行將下調二套房商貸首付比例,下調房貸利率,至今未得到證實或證偽,顯然市場還在等待著更多新政的出臺。
張大偉:包括央行等,應該也會有一些相應的房地產政策出現,我們覺得這些意義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