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根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剔除保障房之后,2012年4季度(截至11月24日)北京全市新房網簽總量為14805套,而在此期間,新房新增供應朗僅有10512套,供需之間缺口高達到4293套。與之前各季度比較發現,前三季度新房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且供應量略高于成交量,但進入四季度以后,供需關系發生反轉,出現年內首次“供不應求”的局面。
北京住建委網站公布的網簽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11月中上旬(1-20日)北京全市二手住宅網簽總量為8381套,與上月同期相比大幅上漲了52%,比去年同期則上漲了87.5%。業內人士預計,如果北京新房市場交易量攀升趨勢再保持一周,不排除11月成交量有望逼平7月曾創下的年內高峰。
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介紹,前三季度,北京新房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且供應量一直略高于成交量,其中一季度新增供應11507套,成交9545套;二季度新增供應24544套,成交23557套;三季度新增供應31811套,成交30186套。然而進入四季度以后,供需關系發生反轉,出現年內首次供不應求的局面。供需狀態的改變是主要原因,無論是三季報還是10月月報顯示,多數開發商已經完成全年銷售任務,年底繼續推盤的動力不足。在多數開發企業年底略微提價、“端著賣”成為主流趨勢后,成交價格的逐步回調,反而激發了處于觀望中的潛在購房人群的入市積極性。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也表示,供應不能只看新增的住宅套數,也要看總體庫存。現在說供不應求是從新增供應來講的,從庫存量來看其實還是過多的。“相對過去兩個月而言,從現在到年底將不再是一個推盤高峰期,房企的策略將以消化庫存為主。而市場的認可程度,將決定庫存去化的最終效果。”
北京市房協秘書長陳志強調,從長期監測情況看,雖然今年土地成交量同比有所減少,但潛在供應量不存在問題,目前,北京開工未入市項目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按照100平方米的單套面積計算,已經拿地未開工的項目約有12萬套,加之5.6萬套的庫存項目,可供應住房量超過北京年度新房成交量,因此購房者不必過于心急,倉促入市。
據業內人士介紹,今年北京新房市場一共出現了兩次交易高峰,一個是6月至7月,另一個就是11月。而11月成交量放大,不僅限于北京樓市。近期上海、深圳、廣州、南京等城市,也在經歷10月短暫的間歇期后,再次迎來一波成交小高峰。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則指出,除了買賣雙方心態調整外,土地供應的大幅銳減也是造成新盤推盤量較少的因素之一。“現在開盤的項目,多半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拿的地塊,那個時候恰逢樓市調控最為緊張的階段,供應部門供地不多,開發商也不敢拿地,進而導致現在推出來的新盤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