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樓市限降令實施一周 觀望者吃定心丸銷量增
發(fā)布時間:2014-06-03 來源:0352房網(wǎng) 編輯:楊曉敏
摘要:一說到房價,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映就是這個話題很高端,為什么高端呢?就是這個房價太高了,而且漲的快,這兩個詞也已經(jīng)稱為了固定的搭配。所以,當聽說了前一陣子杭州的房價跳水,很多人都覺得不適應。
從今年2月開始,浙江杭州率先打響降價第一槍。除了直接降價之外,各大
樓盤還紛紛推出了減免物業(yè)費、購車位
優(yōu)惠等等的促銷方式。正當各界紛紛猜測,杭州是不是推倒了
全國樓市下行的第一張骨牌的時候,杭州市物價、房管部門一紙規(guī)定,把局勢弄得是更加撲朔迷離了,這就是外界所稱的"限降令"。
很多人聽著就更暈糊了,為什么大家一直在盼著限價,而這一次卻出來一個"限降"呢?浙報傳媒
地產(chǎn)研究院院長丁建剛給出了直觀地解釋:比如說一個樓盤他的申報
價格是1萬,那么現(xiàn)在如果賣8千5以下就不能賣了,就打不出合同了,而要重新申報,這個重新申報至少要幾天時間。也就是說,如果杭州
商品房實際
成交價低于備案價格超過15%,將通過技術手段限制網(wǎng)簽,就賣不出去了。也就是價格不能降得太多,外界這才把這個規(guī)定叫做“限降令”。
不過,杭州市物價局服務業(yè)價格管理處處長徐斌解釋說,這種看法其實是片面的,
房地產(chǎn)開發(fā)企業(yè)完全可以根據(jù)
建設成本及
市場供求等情況
調(diào)整價格。那這次備案管理主要目的是為了規(guī)范商品房的
銷售行為。
徐斌認為,限降令完全是媒體的誤讀,不存在限降的說法。我們主要是為了規(guī)范商品
住房銷售行為,維護一個市場秩序。對未售房源銷售價格明顯偏離原備案價格的,需要重新來申報備案。超過15%了,我們理解是明顯偏離,需要重新備案了。
其實,降價備案,并不是杭州的發(fā)明。早在2011年,上海就曾經(jīng)率先實行過降價備案制,之后,這一做法已經(jīng)被不少
城市效仿。從表面上看,降價備案制不是“限降令”,
開發(fā)商只要重新向有關部門申報就可以了,而實際情況是,重新備案需要一個過程,明顯增加了降價的難度。但是不管你是叫它“限降令”還是“備案管理”,這個
政策總歸是出來了。杭州的大多數(shù)樓盤從上周一起開始執(zhí)行,到今天整整一個星期。那么,到目前為止,所謂“限降令”對杭州樓市起到了多大的影響?
有一個更典型的“限降令”反倒成了“促銷令”的例子。在“限降令”出臺以后兩天,杭州望江府樓盤推出了一款全新的90平米的產(chǎn)品,起價是兩百九十萬。對于這類新產(chǎn)品,買家一般都拿捏不好,生怕是買到手了,就貶值。樓盤營銷總監(jiān)虞曉俊說,“限價
新政”的推出反而給這部分處于觀望的
購房者吃下了定心丸,導致銷售量大增。
某售樓處負責人表示,在這次
開盤過程當中,銷售也比較火爆,從認籌到開盤只有六天的時間,但是我們通過這六天就賣了30多套,第一批房源全部賣完了。
看來,不管杭州市如何解釋這一政策,政府出臺這樣一條政策的本意和不少開發(fā)商對限價政策的理解還是合拍的。這一政策雖然不利于企業(yè)自行確定商品房的售價,但是至少起到了預防房價“斷崖式下跌”的效果。